[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拐杖车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0664.0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汤良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荧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A61H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拐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拐杖车椅,属于日用品领域,包括对应成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以及在两第一支撑杆上套设的滑动套筒,利用各支撑杆之间的对应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与滑动套筒的对应匹配,以及第二支撑杆端部第二走行轮的对应设置,可实现拐杖车椅的四轮走行、支撑和快速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拐杖车椅,其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能有效实现载物、助行支撑和坐人,方便了老弱病残人士的出行,且通过设置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的四轮走行,有效提升了拐杖车椅使用的稳定性,减少了人力支撑,进一步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提升了机构的便捷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拐杖车椅。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安全出行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生理机能的衰退、不足,体质弱化,导致老年人的体力不如常人,往往无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实现持续不间断行走;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愈加提高,更多的人越来越注重提高生活质量,也对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者的出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对于走行不便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最常见的物品便是拐杖。但是,传统的拐杖大多只能解决站立、行走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自由休息的需要,存在极大地应用局限性。
虽然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不少类似于拐杖椅、拐杖凳等辅助工具出现,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或者残疾人辅助行走、休息的需要。然而,现有的辅助工具大多采用双轮着地运行的形式,无法实现稳定静止,需要人力承重或者挨靠对应的支撑面才能实现可靠固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辅助机构使用的难度,无法充分实现便捷性应用;其次,现有的辅助工具大多可调节能力较差,无法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应用局限性较大;此外,现有的相关辅助工具,往往功能单一,过于复杂笨重,便捷性较差,无法有效适应老年人体力较差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拐杖车椅,其中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一走行轮、第二走行轮的对应设置,有效实现了拐杖车椅的四轮支撑和运动,有效提升了拐杖车椅的便携性和稳定性,减少了使用者的人力支撑,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拐杖车椅,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的把手,以及分设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的第一走行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成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以及分设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的第二走行轮;且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分别套设有滑动套筒;
所述滑动套筒可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沿轴向往复运动并固定,且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二走行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动套筒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走行轮的端部,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第二走行轮的端部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所处平面背离所述第二走行轮的一侧设置有座椅组件;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坐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坐板的一侧边缘转动连接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背离该侧边缘的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有第一走行轮的端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所处平面靠近所述第二走行轮的一侧设置有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一侧固定连接在两所述第一支撑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走行轮为定向轮,所述第二走行轮为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第一走行轮设置有至少一个手刹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荧,未经汤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06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