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抗震内隔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2163.6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唐丽娜;周练;章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余翔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抗震 隔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抗震内隔墙,包括墙体和布置在墙体内侧的若干条板,所述墙体包括上梁、下梁和侧柱,还包括若干组布置在墙体内侧的连接机构,每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条板厚度方向两侧的连接件;连接件通过锚栓与墙体固定连接,条板卡接在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件之间;所述条板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固定连接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条板在墙体的横向和纵向上均有一定的调节余量,提高了内隔墙的抗震效果;此外,相对于传统只能竖向布置条板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条板可横向或竖向的布置在墙体内,安装方式多样化;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速,安装过程不损伤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装配式抗震内隔墙。
背景技术
伴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以其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及建筑物整体质量高等优势已然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而装配式轻质内隔墙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将决定建筑物的整体施工质量。传统的装配式建筑轻质内隔墙包括墙体和布置在墙体内侧的若干条板,墙体包括上梁、下梁和侧柱,条板竖直的安装在上梁和下梁之间。其装配方式为:条板顶部通过上梁内设置的暗卡与墙体连接,条板底部通过水泥砂浆与下梁固定连接。由于条板上下两端均与墙体固定连接,在地震的作用下,墙体会发生轻微变形,使墙体内的条板应力较大,条板存在单边受力状态,会导致条板断裂。可以看出,传统的装配式建筑轻质内隔墙的抗震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4343494U提出一种砂加气内隔墙板安装施工结构,它包括固定在梁板的底面预设位置上的上部直角钢件和一直角边固定在地面上的下部直角钢件,砂加气内隔墙板安放在梁板的底面和地面之间,并且砂加气内隔墙板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梁板的底面、地面间隔设置,并在砂加气内隔墙板顶面和底面与梁板的底面、地面的间隙内填充有胶粘剂实,所述的砂加气内隔墙板分别与上部、下部直角钢件固定相连,在梁板的底面和砂加气内隔墙板顶面之间以及砂加气内隔墙板底面与地面之间分别满铺有胶粘剂;在梁板的底面和砂加气内隔墙板顶面之间以及砂加气内隔墙板底面与地面之间分别填塞聚乙烯棒后用发泡剂嵌实嵌平。但是,上部、下部直角钢件通过自攻螺钉与砂加气内隔墙板固定连接,上部、下部直角钢件再通过膨胀螺丝与梁板和地面固定连接,因此,墙板与地面和梁板为固定连接,墙体受到震动时使其内的墙板应力较大,会导致墙板断裂,抗震效果差;且自攻螺钉会损伤条板结构,安装过程也比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内隔墙板抗震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内隔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抗震内隔墙,包括墙体和布置在墙体内侧的若干条板,所述墙体包括上梁、下梁和侧柱,还包括:
若干组布置在墙体内侧的连接机构,每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条板厚度方向两侧的连接件;
连接件通过锚栓与墙体固定连接,条板卡接在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件之间;
所述条板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固定连接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条板卡接在两个相对布置的连接件之间,条板通过缓冲层与墙体连接,缓冲层具有一定形变,在条板受到强烈震动时,缓冲层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了条板与墙体之间的作用力,使条板在墙体的横向和纵向上均有一定的调节余量,提高了内隔墙的抗震效果;此外,相对于传统只能竖向布置条板的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条板可横向或竖向的布置在墙体内,安装方式多样化;且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速,安装过程不损伤条板。
进一步的是,所述条板的表面和墙体的表面均布置有装饰面层,用于对条板和墙体进行装饰、抹平。
进一步的是,所述装饰面层内布置有防裂网,可避免条板与连接件之间开裂。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件为L形钢件,制作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1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彩画多功能画架
- 下一篇:口罩自动入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