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楔式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2578.3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章苗苗;黄家巧;殷红强;王仁爱;廖来凤;雷洪;鲍必铧;罗光明;邵连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F16K3/30;F16K31/122;F16K27/04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林益建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闸阀 | ||
一种高压楔式闸阀。解决了现有高压楔式闸阀开启时速度慢,启闭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它包括阀体、闸板、阀杆和驱动装置,所述的闸板设于阀体内,所述的阀杆与闸板相连接并带动闸板运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动驱动机构,所述的气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与阀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内设有至少一个增压组件,所述的增压组件通过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杆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杆具有由增压组件与第一活塞共同作用顶推其运动的第一位置和由第一活塞单独带动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楔式闸阀。
背景技术
楔形闸阀,是闸阀的一种。因其密封面与垂直中心线成某种角度即两个密封面成楔形而得名。一般情况下,两密封面成楔形的闸阀。楔形闸阀分为明杆闸阀和暗杆闸阀,楔形单闸板阀和楔形双闸板阀。楔式闸阀是石油化工行业应用最多的阀类,其操纵机构有手动、电动、气动等方式。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用到大口径高压力的阀门(大口径如最大通径DN900,高压力如公称等级Class600),不仅防爆等级要求高,而且时间要求在3分钟内全开,所以不能采用风马达和电动执行机构,只能采用活塞式气缸。对于执行机构,通常要求是:1、阀门使用在高压差或关闭时压差等于最高工作压力(5.4Mpa)的120%时,阀门仍能保持稳定的关闭,并能够迅速地开启;2、用户气源压力降低至0.4MPa时能正常工作;3、开启时间小于等于180s;4、带手动操作。因此,阀门计算开启推力为1488KN,如果设计单缸双作用气缸,则气缸直径需要大于等于2340mm,国内暂无生产厂家。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楔式闸阀在开启瞬间,执行机构要克服闸板和阀座的静摩擦,提升力很大,而开启后提升力明显降低,因此采用大气缸也会存在体积大,生产成本高,运行过程中能耗大等确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高压楔式闸阀开启时速度慢,启闭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楔式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楔式闸阀,包括阀体、闸板、阀杆和驱动装置,所述的闸板设于阀体内,所述的阀杆与闸板相连接并带动闸板运动,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气动驱动机构,所述的气动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与阀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气缸内设有至少一个增压组件,所述的增压组件通过第一活塞与第一活塞杆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塞杆具有由增压组件与第一活塞共同作用顶推其运动的第一位置和由第一活塞单独带动的第二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增压组件包括隔板和第二活塞,所述的隔板固定于第一气缸内,所述的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相抵且第二活塞的行程小于第一活塞的行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活塞通过活塞套、连接套与第一活塞相抵,所述的活塞套、连接套均套设于第一活塞杆外并与第一活塞杆滑移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的第一活塞设于第一锁紧螺母和连接套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增压组件至少有两个,所述的第二活塞与隔板间隔设置且不同增压组件的第二活塞均能通过第一活塞带动第一活塞杆运动,每个隔板上均设有用于驱动第二活塞运动的通气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不同增压组件的第二活塞同步作用于第一活塞上并通过第一活塞带动第一活塞杆运动,所有第二活塞的行程总和小于第一活塞的行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第一换向阀的出口与第二换向阀的控制腔相连并用于控制第二换向阀的换向,压力源通过减压阀、第二换向阀与第一气缸相连并驱动第一气缸内的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带动第一活塞杆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石化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