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接闪式有源预放电限雷型直击雷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2762.8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5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全宇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1R4/66;H02H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接闪式 有源 放电 限雷型 直击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接闪式有源预放电限雷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包括:接闪单元和接闪后单元,接闪单元包括接闪金属装置体、运动电场采集板、绝缘套管、主结构体和底托,接闪后单元包括限制雷电流系统;接闪金属装置体为中心设置通孔的通体杆,其突出尖部用于接闪雷电电场;运动电场采集板上槽与接闪金属装置体的上部之间通过绝缘套管接触,下槽与主体结构外壳连接;接闪金属装置体的下部设置底托,雷电流限制器的上螺栓与接闪金属装置体的底部的内螺扣实现旋转连接,雷电流限制器的下螺栓与地网的引下线实现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计了光伏系统及内部太阳能专用电池电源系统,实现直击雷防护装置连续接闪性,实现了接闪概率为10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接闪式有源预放电限雷型直击雷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固定式指挥系统、通信系统、武器装备及医疗后勤补给系统,地理位置固定抗毁性极差,难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生存需求。包括:机动式小区域野外作战阵地、机动式野战指挥所、机动式野战医院、机动式野战后勤保障仓库、机动式野战通讯车(野战雷达车、野战监听监测车、通信指挥车)及机动式小区域作战阵地(雷达站、观通站、指挥中心机房)等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都必须具备随时转移和机动部署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临时开设的作战需求不同,系统除防御敌方“软杀伤”与“硬摧毁”的打击下,还要应对自然界恶劣环境及气候的考验。特别是雷电破坏尤为重要。一次闪电意味着单次、多次雷电流的冲击,可以造成电子系统线路及设备的严重破坏。这对于信息化设备而言是毁灭性的损伤。由于雷电具备寻找最小路径泄放雷云电荷与大地异性电荷快速中和的趋势及特点,而机动式野战系统都在野外工作,当附近发生闪电现象,造成设备损坏及人身安全事故。
因此满足全地域、全天候的使用要求,充分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完好,雷电防护已经成为机动式野战系统的安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为此军方也相应颁布:GJB7581-2012《机动通信系统雷电防护要求》、GJB5080-2004《军用通信设施雷电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GJB6784-2009《军用地面电子设施防雷通用要求》、GJB6071-2007《军队气象台站防雷技术要求》、GJB1389A-2005《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GJB8848-2016 《系统电磁环境效应试验方法》、GB18802.12-2014《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等标准,意在彻底减少和解决雷电危害与雷电防护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具有如下的缺点:
A.现有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通常是无源装置,其外部安装数个金属感应电极片靠电场变化形成的感应电压为整个装置系统供电。通常靠吸收感应电压的条件在实验室里:10-25KV/米,较长时间或者通过数次无效(电压波)高压冲击后完成储能,即:完成1次带有预放电效果的参数,感应效能<0.1焦耳。安装后根本没有任何连续预放电防护效果而,在机动式野战防护系统中实属滥竽充数,只有源才能提供连续放电。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有源与无源问题是核心、关键问题。
B.现有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通常是无源装置,无法实现直击雷防护装置连续接闪性。尤其在山区、水边、戈壁、草原等地质地况恶劣场所及闪电高发区域,由于没有源能量支持无法工作,存在许多事故现象及事故隐患。
C.现有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尽管在实验室能够完成数次预放电效果的接闪行为,但是常出现接闪的盲区盲点(即不工作:区、点)。严重的后果导致整个机动式野战防护系统的失败,无法满足“全天候、全地域、无盲点”的实战要求。
D.现有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尽管在实验室能够完成数次预放电效果的接闪行为,(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与普通金属接闪器在等高下1米间距时测试)现有机动用预放电直击雷防护装置的接闪概率最多只有50%,另外仍然有50%的概率不接闪电、不干活。给军事设施造成极大的危害与危险,同时具备造成弹药爆炸、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甚至战役失败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捷安通达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预设式轴向跳动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