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2769.X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0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康宝;包华;方虹;喻志斌;贺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12;B26D7/06;B26D7/02;B26D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邓爱民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进口处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机架内设有与第一传送带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二传送带,所述机架上对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切割刀,所述机架内两侧对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红外线检测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对较长建筑垃圾传送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现在多用粉碎机进行粉碎,但是粉碎机对于一些长度较长的建筑垃圾,粉碎效率降低,且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粉碎前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对较长建筑垃圾传送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进口处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机架内设有与第一传送带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二传送带,所述机架上对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切割刀,所述机架内两侧对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红外线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对应第一支架的两侧设有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二气缸的活塞缸上设有第一压紧板,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压紧板。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对应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连接处的底部开设有回收口,所述机架的底部对应回收口处设有切割废料回收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废料回收通道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检测器至少设有两组且在机架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机架上设有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上设有行程开关。
(三)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得建筑垃圾在传送时就被有效的切割成段,避免较长的建筑垃圾进入粉碎机,影响粉碎机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标注说明:1、机架;2、第一传送带;3、第二压紧板;4、第三支架;5、第三气缸;6、第一气缸;7、第一支架;8、切割废料回收通道;9、第二传送带;10、第二支架;11、红外线检测器;12、限位块;13、切割刀;14、第二气缸;15、第一压紧板;16、行程开关;17、限位板;18、回收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进口处设有第一传送带2,所述机架1内设有与第一传送带2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二传送带9,所述机架1上对应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9的连接处上方设有第一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7上设有第一气缸6,所述第一气缸6的活塞杆上设有切割刀13,所述机架1内两侧对应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9的连接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红外线检测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双节能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趋零排放布袋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