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建造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2959.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9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智谋;王孝兵;李健;胡勇虎;杨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6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造 海绵 城市 生态 屋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造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其围挡结构内部从上到下包括植被层、混合土层、砾石层,混合土层上表面设第一排水花管,砾石层内埋设第二排水花管,混合土层和砾石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砾石层下方设有防水防穿刺层;另设一蓄水池,第一排水花管与蓄水池的出水管连接,第二排水花管与蓄水池的进水管连接,出水管上设有抽水泵;另设防风组件,防风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防风件,防风件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围挡结构任一相对的两条侧边顶部,防风件压在混合土层上表面。此外,还可在混合土层、砾石层内设置防风网。本生态屋顶实现了雨水综合储存利用,避免植物根系损伤屋顶造成漏水,避免植被和土壤被吹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目前,一些海绵城市会在房屋的屋顶种植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以利用植物和土壤的蓄水能力;同时,在屋顶上还设置了蓄水、循环装置,充分收集利用雨水实现屋顶绿化植物的自动灌溉,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
现有技术中,例如授权专利CN208502025U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通过在屋顶设置种植层,在种植层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灌溉机构和集水槽,利用抽水动力件将集水槽的水抽取用于灌溉种植层。然而,这种装置过于简单,对于某些大风天气,屋顶的土壤和植物容易被风刮起造成严重破坏,此外,种植层的植物随着植物根部在土壤中向下生长,容易对屋顶表面产生穿刺作用,影响屋顶的防水性和力学性能。又例如专利CN110710414A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屋顶绿化的防风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地上的水平支撑架和斜支撑架,以及地下的不锈钢网垫,实现对植物的防风固定,但是这种装置很难保证屋顶松软土壤的固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生态屋顶,包括屋顶基层,所述屋顶基层上方四周固定设有围挡结构,所述围挡结构内部从上到下包括植被层、混合土层、砾石层,所述混合土层上表面设若干第一排水花管,所述砾石层内埋设若干第二排水花管,所述混合土层和砾石层之间设有透水土工布,所述砾石层下方设有防水防穿刺层;
另设一蓄水池,若干所述第一排水花管与所述蓄水池的出水管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排水花管与所述蓄水池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抽水泵;
另设防风组件,所述防风组件包括若干长条形且相互平行的防风件,所述防风件的两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围挡结构任一相对的两条侧边顶部,所述防风件压在所述混合土层上表面。
上述生态屋顶的工作原理为:在屋顶基层的四周修建好围挡结构,围挡结构可以是水泥砖墙,也可以是其他类似门窗的复合金属板材。然后,在围挡结构内从下至上分别铺设防水防穿刺层、砾石层、混合土层,混合土层里种上各种植物形成植被层。在砾石层和混合土层之间设置透水土工布,砾石层内埋设第二排水花管,混合土层上表面设有第一排水花管,混合土层上表面还设置防风件,防风件两端固定在围挡结构上。第二排水花管、第一排水花管与抽水泵、蓄水池形成水路循环;降雨渗入混合土层后,除去被植物吸收和被混合土层截留,剩余雨水在混合土层中继续过滤下渗,穿过透水土工布,再经砾石层过滤后从第二排水花管表面的小孔流入管内,最终通过进水管流入蓄水池内储存。当遇到长期干旱、植物缺水时,抽水泵启动后将蓄水池的水抽出,经过出水管流入第一排水花管内,并从第一排水花管的小孔滴入混合土层中,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若干防风件为长条形(例如防水条或防水板)且相互平行并压在混合土层上,当遇到大风天气时能防止混合土层的种植土被大风吹起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2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印刷标签复合机
- 下一篇:一种防止关节弯曲的肢体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