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拦网立杆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5560.9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王作亮;张传浩;侯振国;杨澎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2 | 分类号: | E01F13/02;E01F9/69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赵继福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拦网 支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拦网立杆支座,包括套设于立杆外部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部且与套筒固定连接的圆环套、与圆环套的外部和套筒的外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的若干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支撑机构呈圆环形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相等,本实用新型多个支撑机构和套筒的设置,使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防大风倾覆,且套筒与立杆拆卸方便,便于收纳和多次循环利用,套筒的设置,可适用不同直径的立杆,适用范围广,为施工作业区提供了有效的隔离,增加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拦网立杆支座。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随之而增加,对此不仅需要我们在作业时对工人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更需要我们进行更加规范的安全防护设施搭设,施工过程中,为保证作业安全,需在立杆上拉警示带或拦网隔离,将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隔离开,并预留出安全区域,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为保证立杆安装便捷、防大风倾覆等,立杆底部的支座尤为重要,现有的立杆底座一般与立杆底部固定,且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拆卸不方便,容易倾斜或被大风吹倒。
因此,提供一种与地面接触面积大且便于与立杆拆卸的便携式拉网立杆支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的便携式拉网立杆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拦网立杆支座,包括套设于立杆外部的套筒、套设在套筒外部且与套筒固定连接的圆环套、与圆环套的外部和套筒的外部通过螺栓组件连接的若干支撑机构,支撑机构设置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支撑机构呈圆环形设置,相邻两个支撑机构之间的夹角相等。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圆环套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的连接机构、与支撑杆底部连接的垫板,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一耳板与圆环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耳板与套筒的下部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垫板上设有第三固定孔。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二耳板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固定孔,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五固定孔。
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固定立杆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位于套筒上的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的螺栓,螺栓的端部与立杆的外表面接触并将立杆与套筒固定。
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立杆的直径。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个支撑机构和套筒的设置,使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防大风倾覆,且套筒与立杆拆卸方便,便于收纳和多次循环利用,套筒的设置,可适用不同直径的立杆,适用范围广,为施工作业区提供了有效的隔离,增加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与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套筒1、圆环套2、支撑机构3、固定机构4、支撑杆5、垫板6、连接机构7、第一耳板8、第二耳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13、第三固定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5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切割的压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图像识别用快速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