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料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5953.X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9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贾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天一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鹿刚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饮料杯,其解决了现有饮料杯环保效果较差、安全性较差、易浪费和饮用不便的技术问题,其设有杯体和杯盖,杯盖扣在杯体上,杯体设有杯底和杯壁,杯盖设有增高部,增高部上设有折线,折线的两侧呈V型设置;一侧设有翻起部,另一侧设有凹槽;翻起部上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盛放饮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料杯。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一次性饮料杯较为方便,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外卖行业蓬勃发展,它们俨然已经成为了城市的头号垃圾,而且一次性饮料杯大多为化学材料,高温条件下易产生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安全性较差;饮料杯盖平底的设计在引用带奶盖的饮料时,奶盖极易粘在盖体上,容易造成浪费,有些顾客为了不浪费,甚至会有舔盖的习惯;杯盖上设有饮嘴或者插吸管引用的方式较为普遍,但饮用起来也较为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饮料杯环保效果较差、安全性较差、易浪费和饮用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环保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好、不易浪费和饮用方便的饮料杯。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有杯体和杯盖,杯盖扣在杯体上,杯体设有杯底和杯壁,杯盖设有增高部,增高部上设有折线,折线的两侧呈V型设置;一侧设有翻起部,另一侧设有凹槽;翻起部上设有凸起,凸起与凹槽相配合。
优选的,杯盖还设有圆形的杯盖底座,增高部设于杯盖底座上;杯盖底座的外周边缘竖直向下设有限位环,杯盖底座通过限位环扣在杯壁的顶部,限位环的内径与杯壁顶部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杯体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部接触层、中间耐水油层和外部保护层,内部接触层和外部保护层均为通过缝制线相连接的植物叶片,植物叶片为大桑叶、芦苇叶或箬叶中的至少一种;中间耐水油层为芦苇叶或箬叶中的至少一种缝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设有增高部,避免了杯盖底部与饮料杯中的饮料特别是奶盖等直接接触,避免了浪费的情况;翻起部的设置使杯盖形成一个曲线开口,更加贴合人们的嘴唇,饮用舒适,同时较大的开口也能让饮用更加流畅方便,不费力;杯体均采用纯天然的植物叶片,使用后1个月的时间就能自然分解,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杯盖可重复回收再利用。同时,饮料放在环保的杯体内,也避免了金属或塑料材质带来的危害,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体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杯体;11.杯底;12.杯壁;
2.杯盖;21.杯盖底座;22.限位环;23.增高部;24.折线;25.翻起部;26.凸起;27.凹槽;
3.外部保护层;4.中间耐水油层;5.内部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使用新型设有杯体1和杯盖2,杯盖2扣在杯体1上。杯体1的底部设有圆形的杯底11,杯底11的圆周方向上向外倾斜设有杯壁12,杯壁12的顶部为圆形开口,该圆形开口的圆心与杯底11的圆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如图2的截面图所示,杯体1设有三层结构,分别为外部保护层3,中间耐水油层4和内部接触层5,三层结构通过热压成为一体。外部保护层3和内部接触层5均选用我们常见对人体有益的大桑叶、芦苇叶、箬叶等大片树叶缝制而成,缝制线采用可降解的材料。中间耐水油层4为芦苇叶或箬叶中的至少一种缝制而成,缝制线采用可降解的材料。杯底11和杯壁12一体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天一,未经贾天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5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