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6203.4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3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曦;黄桂林;陈绍斌;马冰洋;孙吉;高峰;杜明坤;杨剑赟;杨新健;李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15/06;F24F5/00;F24F3/1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冷热 回收 综合 系统 | ||
1.一种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源与热源;
第三换热器(310),与所述冷源连接;
制冷器(330),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10)连接,并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10)构成回路;
第一换热器(110),与所述冷源连接;
一级热交换器(210),与所述热源连接,第一换热器(110)与所述一级热交换器(210)之间构成至少一个回路;
至少一个阀门,用于切换所述第一换热器(110)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10)之间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阀门(420)和第四阀门(440),所述第二阀门(420)连接所述冷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110),所述第四阀门(440)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10)与排气口,所述第二阀门(420)和所述第四阀门(440)被构造为使得冷介质从所述冷源流出,流经第三换热器(310)后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阀门(410)和第四阀门(440),所述第一阀门(410)连接所述冷源与所述第三换热器(310),所述第四阀门(440)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10)与排气口,所述第一阀门(410)和所述第四阀门(440)被构造为使得冷介质从所述冷源流出,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1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310)后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阀门(430),所述第三阀门(430)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10)和所述第三换热器(310),所述第三阀门(430)被构造为使得冷介质从冷源中流出后被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110)后排出,另一路通过所述第三换热器(310)后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与冷热回收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110)连接有第一循环泵(120),所述第三换热器(310)连接有第三循环泵(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未经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珠海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62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雾气的内置百叶窗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种仿阿尔泰绒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