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工程的支撑稳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7501.5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3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斯导;韦小松;余丹;万霞;余冬冬;林玉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构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温开瑞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工程 支撑 稳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的支撑稳固结构,其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支撑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底座远离支撑块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支撑块朝向支撑底座的表面积,所述支撑块远离支撑底座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容置钢制材料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水平且正对设置有两块夹持板,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钢结构的支撑稳定性,且适应性较好,能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支撑物进行支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工程的支撑稳固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89654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梁支撑,该方案主要包括底座,底座四周设有加固件,底座上表面设有第一连接板和支撑柱,支撑柱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的上方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部设有连接槽,支撑柱上表面通过固定套与横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之间通过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支撑柱的下表面设置的底座虽然使得支撑柱对横梁的支撑更加稳固,增强了钢结构的稳定性,但是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使得该支撑结构在钢结构的工程施工中难以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支撑物进行支撑,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钢结构工程的支撑稳固结构,其具有增强钢结构的支撑稳定性,且适应性较好,能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支撑物进行支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结构工程的支撑稳固结构,包括支撑块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于支撑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支撑底座远离支撑块的表面积大于所述支撑块朝向支撑底座的表面积,所述支撑块远离支撑底座的一面开设有用于容置钢制材料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水平且正对设置有两块夹持板,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远离或靠近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钢结构工程进行支撑时,首先将构成钢结构的钢制材料置于容置腔中,随后通过驱动件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以对钢制材料进行夹紧,进而使得钢制材料相对于支撑块与支撑底座的位置固定,因支撑底座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支撑底座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也较大,进而有利于增强钢结构的支撑稳定性,面对不同宽度和厚度的支撑物即钢制材料时,通过驱动件对两块夹持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即可完成对于不同尺寸钢制材料的固定,进而有利于增强该结构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沿水平方向穿过支撑块并与支撑块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夹持板分别位于双向丝杆螺纹旋向相反的两端并与双向丝杆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两块夹持板因与双向丝杆的螺纹配合且在支撑底座的周向限位作用下同时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运动,且两块夹持板在双向丝杆的自锁效应下固定,双向丝杆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驱动两块夹持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操作简便,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沿水平方向穿出支撑块外、且所述双向丝杆穿出支撑块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便于施力的着力点,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双向丝杆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构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构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7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表面金属化钎焊设备
- 下一篇:用于电力变电站二次供电系统集中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