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7635.7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悦;张太玥;谭启颖;孙鹏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吴林 |
地址: | 226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活 变换 位置 建筑 模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包括平台及设置在平台上方的多个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所述平台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铁质薄板,所述平台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多个所述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和树木建筑模型的下端侧壁均通过连接底座与铁质薄板的上端侧壁相连,所述连接底座包括薄壳体、配重块和磁块。本实用新型为非固定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移动,可根据需求或在设计创作推敲过程中实现灵活地变换位置,同时降低了其重心,配合磁力吸引的作用,使其放置更加稳固,提高了适用性,更加方便使用,也有利于循环使用,且可避免建筑模型受到磕碰倾倒掉落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销售、设计投标与招商合作等方面,常见有各种建筑模型,建筑及环境艺术模型介于平面图纸与实际立体空间之间,它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是一种三维的立体模式,建筑模型有助于设计创作的推敲,可以直观地体现设计意图,弥补图纸在表现上的局限性,它既是设计师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同时也属于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模型一般用木板、胶合板、塑料板、有机玻璃和金属薄板等材料制成。
现有的大多数建筑模型一般都是固定式的,难以根据需求或在设计创作推敲过程中实现灵活地变换位置,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其为非固定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移动,可根据需求或在设计创作推敲过程中实现灵活地变换位置,同时降低了其重心,配合磁力吸引的作用,使其放置更加稳固,提高了适用性,更加方便使用,也有利于循环使用,且可避免建筑模型受到磕碰倾倒掉落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灵活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包括平台及设置在平台上方的多个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所述平台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铁质薄板,所述平台的上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多个所述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和树木建筑模型的下端侧壁均通过连接底座与铁质薄板的上端侧壁相连,所述连接底座包括薄壳体、配重块和磁块。
优选地,所述挡板绕平台周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平台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基座。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和磁块均设置在薄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磁块设置在配重块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平台、铁质薄板、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和连接底座,本装置为非固定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需求或在设计创作推敲过程中实现建筑模型如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等灵活地变换位置,提高了适用性,更加方便使用,也有利于循环使用,在变换位置时,只需手动将需变换位置的建筑模型提拿起来并放置在移动处即可,建筑模型如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等均可通过连接底座内的配重块和磁块,降低了其重心,使其放置更加稳固,且磁块可稳固地吸附在铁质薄板的上端侧壁上,可灵活变换移动位置,且在磁力吸引的作用下也更加稳固。
2、通过在平台上设置一圈挡板,从而避免多个高楼建筑模型、假山建筑模型、树木建筑模型受到磕碰倾倒掉落损坏。
3、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移动本装置,提高了便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7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候性晶硅光伏背板
- 下一篇:一种直路链式绝缘悬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