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摇旋转盘隐形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7787.7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周庆法;陈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B23B25/00;B23B47/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9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 旋转 隐形 手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摇旋转盘隐形手柄,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传递力矩的隐形手柄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把手固定端上制有插入支座叉耳的接插板,把手端向接插板根部的轴向端平面上,制有扭转弹簧插入孔;铰链轴通过支座的叉耳孔和接插板两侧对称的扭转弹簧铰接在支座上,扭转弹簧端向插脚轴向插入在扭转弹簧插入孔中,工作时,把手折叠旋转至90°状态,通过其上圆弧过渡轴上套装的滑动套下滑,固定在支座的叉耳上,实现把手的垂直固定;非工作状态下,退出滑动套,把手端向接插板围绕其铰链轴扭转,扭转弹簧产生与角度成比例的扭矩,利用它弯曲形变时产生的弹力驱动把手绕铰链轴旋转至旋转盘面,实现隐形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旋转盘上的隐形手柄,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转动旋转盘的手柄部件。
背景技术
手摇旋转盘是一个周向设有把手的圆形旋转盘,以手抓住把手,以手摇动旋转盘使其旋转的构件。目前,现有的旋转盘上的手柄大多数都是安装在转盘周边,与装盘垂直,成竖直状态。该结构方式下,手柄处于垂直状态。这种垂直固定的手柄一方面占用了操作空间,妨碍了操作者,而且影响整套设备外观状态;另一方面手柄一直处于竖立状态,存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很容易造成操作工或使用者工伤事故发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像车床、镗床等高速旋转设备的操作转盘,这种手柄危险系数高,极易会对操作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传递力矩的隐形手柄部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摇旋转盘隐形手柄,具有一个连接旋转盘的把手4的手柄本体,固定在旋转盘上的支座2,其特征在于:把手4固定端上制有插入支座2叉耳的接插板,把手4端向接插板根部的轴向端平面上,制有扭转弹簧插入孔;铰链轴1通过支座2的叉耳孔和接插板两侧对称的扭转弹簧5铰接在支座2上,扭转弹簧5的端向插脚轴向插入在扭转弹簧插入孔中,工作时,把手4折叠旋转至90°状态,通过其上圆弧过渡轴上套装的滑动套3下滑,固定在支座2的叉耳上,实现把手4的垂直固定;非工作状态下,退出滑动套3,通过把手4端向接插板圆弧过渡围绕其铰链轴1扭转一定角度时扭转,扭转弹簧5产生与角度成比例的扭矩,利用它弯曲形变时产生的弹力,驱动非工作状态的把手4绕铰链轴1旋转至旋转盘面,实现隐形功能。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把手4端向接插板根部的轴向端平面上的扭转弹簧插入孔插入扭转弹簧,通过插入孔旋转弹簧施加载荷时的角度不会产生扭转弹簧常数的变化,当扭转弹簧变形时,能量以弹性能量的形式存储在扭转弹簧中。释放储存的能量,可以使扭转弹簧产生机械功。铰链轴1通过支座2的叉耳孔和接插板两侧对称的扭转弹簧5铰接在支座2上,当它围绕其轴扭转一定扭转角度时扭转,它产生与角度成比例的扭矩,使得安装在旋转盘周边上的手柄部件在扭矩弹力作用下,具有快速收放的特点,并且在移除力时恢复为原始形状的弹性变形,提供了操作的方便性和快捷性。
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通过其把手4上圆弧过渡轴上套装的滑动套3下滑将其固定在支座2的叉耳上,实现把手4的垂直固定,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把手4内侧折弯隐形,大大提高操作安全性,同时也增加设备整体的美观性。非工作时,把手4折叠旋转至90°状态,处于倒下状态释放操作空间,具有隐形功能,也就是隐形状态,它的隐形功能主要是依靠扭转弹簧扭矩的弹力来使手柄向内折弯实现释放操作空间,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套3固持扭转弹簧5使把手4和支座2成为一体驱动手轮旋转;手柄部件工作状态时成竖立状态,沿把手4向上滑开滑动套3时,向上滑出支座2实现把手4快速收放,把手4便自动向内倒下,恢复隐形状态。滑动套通过固连把手4和支座2成90°状态,驱动手轮旋转。沿把手4向上滑出支座2,分体组合实现把手4在弹簧5弹力的作用下的快速收放,十分的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77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中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预设结构
- 下一篇:新型防脱管一次性使用胃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