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刀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8215.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霞;李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C3/04 | 分类号: | A63C3/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李燕妮 |
地址: | 150008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刀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刀支架,包括冰刀、刀架和鞋尖固定座,所述冰刀通过插接槽与刀架焊接在一起,所述刀架上设置有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所述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分别与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通过螺钉螺接在一起,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分别设置在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上,且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上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均固定在鞋体底部。该冰刀支架,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设置一体的刀架,在刀架上开设插接槽,方便冰刀精准焊接在刀架上,在鞋体底部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与刀架通过螺接在一起,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冰刀支架。
背景技术
冰刀鞋一般由鞋体、支撑刀架和底部冰刀构成,滑冰运动分为花样滑冰,冰球和速度滑冰,根据不同的运动,冰鞋配备的冰刀也不同,初学者通常选用花滑冰刀,传统的支撑刀架通过固定铆钉安装冰鞋底部,冰刀焊接在刀架上,脚尖与脚跟处的刀架相互分离,安装时可能出现偏差,容易影响冰刀焊接的精准度,而且刀架与鞋底难以拆卸,强行拆卸容易损伤鞋底,不便更换刀架和冰刀。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冰刀支架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冰刀支架的安全作业,促进运动器材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刀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刀支架,包括冰刀、刀架和鞋尖固定座,所述冰刀通过插接槽与刀架焊接在一起,所述刀架上设置有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且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上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分别与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通过螺钉螺接在一起,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上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分别设置在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上,且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上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鞋尖固定座和鞋跟固定座均固定在鞋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刀架上开设有位于同一竖线上的三个插接槽,且冰刀顶部分别插接在三个插接槽中,刀架前部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鞋尖固定槽,刀架后部上方设置有左右对称的两个鞋跟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鞋尖固定座四周边缘处开设有八个第三安装孔,鞋尖固定座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鞋尖连接件,鞋尖固定座通过第三安装孔和固定钉安装在鞋体底部前侧。
优选的,所述鞋跟固定座四周边缘处开设有六个第三安装孔,鞋跟固定座中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鞋跟连接件,鞋跟固定座通过第三安装孔和固定钉安装在鞋体底部后侧。
优选的,所述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中部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中部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当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插接在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内,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鞋尖连接件和鞋跟连接件与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分别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刀架与鞋尖固定槽和鞋跟固定槽正面共同呈倒“Π”形,鞋跟固定座与鞋跟连接件正面共同形成“T”字型,鞋尖固定座与鞋尖连接件正面共同形成“T”字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冰刀支架,结构设置合理,通过设置连接在一体的刀架,且在刀架上开设插接槽,方便冰刀精准焊接在刀架上,减少材料浪费,通过在鞋体底部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与刀架通过螺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方便安装和拆卸,能够更好的保证冰刀支架的安全作业,促进运动器材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刀架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鞋尖固定座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未经哈尔滨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82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风机的电机散热机构
- 下一篇:海绵城市绿化带排水及水循环利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