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物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8391.4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6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后宝;鲁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29;A61B34/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物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物钳装置,包括外管和取物钳,外管包括管部和与其一体成型的头部,管部呈直线状,且径向横截面为圆形;管部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刻度线,管部的外周设有探测部;取物钳可滑动连接在外管的中空槽内;取物钳包括手柄、连接部和钳嘴,连接部的一端和钳嘴相连接,另一端和手柄相连接,手柄位于外管的近端,钳嘴位于外管的远端,钳嘴上设有显示部,手柄用于控制钳嘴张开及闭合。本装置提高了取物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降低了操作难度与风险,增加了一次性抓取的成功率;本装置化繁为简,节约成本,节约时间,取物操作甚至可在配有B超机的一般换药室进行,无需进手术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物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物钳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外科中对空腔器官内异物进行抓取是一个常见操作。内窥镜辅助下抓取异物的实施过程中,会因为部位和目的不同,在抓取器械上存在不同点,但其核心是内窥镜辅助及抓取行为。抓钳一般有全金属的,或高分子(套管、手柄等结构)加金属(中心杆、钳头等结构)材质的,但无论哪种材质,抓钳都是细软的,需要通过内窥镜的器械工作通道进入体内,并通过内窥镜的操作来带动抓钳的运动,医生此时通过内窥镜的显示器来观察和实施抓取。
在上述取物的手术中面临一些需要改变、改善的情况。例如膀胱取输尿管导管手术。该手术是在膀胱内对之前置入体内的输尿管导管进行寻找、抓持及拖出体外的操作。因为需要提供灭菌后的内窥镜(如膀胱取输尿管导管术中需要的膀胱镜),所以往往患者需要预约,导致患者需要多次往返医院;因为需要灭菌的内窥镜,导致需要有专门的流程去管理和控制;反复使用的内窥镜也会导致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过粗的内窥镜的应用也会导致患者痛苦不堪及潜在的尿道损伤。
现有技术中术者可以在B超引导下,将取物器械(取物钳)直接置入体内空腔内,然后寻找到目标物,并抓持后拖出体外。因为B超的普及性和无灭菌要求的特性,内窥镜辅助下取物的上述不足就会迎刃而解。但传统器械因为存在光滑有圆形表面,导致B超探头发出的超声信号大部分被反射到侧方。超声有效反射面积小,回声信号弱,且金属材料与人体组织间介质密度差较大,超声波不易穿管壁而形成二次界面反射信号,所以现有抓取器械在B超下成像不是很清晰,要准确快速识别它还比较困难,对器械的方向、角度难以判断。实际操作中将主要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做出大致的判断,即便是有经验的医生有时也很难准确把抓取器械外管远端的位置、方向与深度,“误操作”会比较常见,而“误操作”有可能增加意外损伤、出血甚至手术失败等风险。因此器械操作的准确、顺利与否将是整个手术的重点、难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物钳装置,提高了取物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降低了操作难度与风险,增加了一次性抓取的成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取物钳装置,包括外管和取物钳,所述外管包括管部和与其一体成型的头部,所述管部呈直线状,且径向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管部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管部的外周设有探测部;所述取物钳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外管的中空槽内;
所述取物钳包括手柄、连接部和钳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和所述钳嘴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手柄相连接,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外管的近端,所述钳嘴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所述钳嘴上设有显示部,所述手柄用于控制所述钳嘴张开及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探测部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刻度线上,距离所述外管的远端最近的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外管的远端之间设置有2-4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刻度线的距离为5-10mm,且距离所述外管的远端最近的一个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外管的远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
进一步地,距离所述外管的远端最近的所述刻度线和所述外管的远端之间设置的凹槽的数量为两个,距离所述外管的远端最近的所述凹槽和所述外管的远端的距离为2.5mm,距离所述外管的远端第二近的所述凹槽和所述外管的远端的距离为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优复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8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阅览室的阅览桌
- 下一篇:指尖陀螺组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