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08515.9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陈乾海;李红云;程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火炬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2 | 分类号: | H01B17/02;H01B1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陈小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子装置,可进行360度旋转接线操作,其包括设置于绝缘子本体两端的接线金具和安装金具,所述接线金具包括固定部件、转头部件和设置在固定部件与转头部件之间的限位结构;其中,固定部件具有贯穿其两端的中部空腔;转头部件适合穿入中部空腔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可转动设置,其包括伸出中部空腔外的接线端以及设置于接线端上的夹线槽结构。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端可根据导线布置方向旋转调整其位置即可,从而将导线夹持紧固在夹线槽结构中,能够很好满足不同方向导线的安装需求,安装接线方便快捷,也便于后续维护操作,提高安装接线效率,提升产品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子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中,电线的摆动严重的威胁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已经慢慢成为影响整个线路正常运行的主要危害,在我国也发生过数起因电线摆动而导致的大范围线路故障,进而造成了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电力系统的电力传输装置中,通常使用绝缘子将导线架空在安装设备上,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拉线,二是在铁塔和高压电线之间进行绝缘。
现有的绝缘子主要包括绝缘子本体,和一体模压成型在绝缘子本体两端的接线金具端和安装金具端,并在接线金具端顶部设置有接线槽和夹板,通过将导线放入夹板与接线槽中,然后使用螺栓对导线进行紧固。根据现有绝缘子的接线金具端与绝缘子本体是一体成型的,在安装导线时,通常就得要求绝缘子的接线槽按照导线布置方向进行同向调整,然后再固定住绝缘子以便接线操作,安装难度大,受现场安装环境影响大,尤其是后续需要更换或者调整导线走向时,由于绝缘子接线槽位置已固定,就必须重新采购或更换铁塔上的现有夹具,整个安装过程繁琐,安装效率低,不能较好满足不同方向导线的安装需求,存在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子在后续需要更换或者调整导线走向时,通常是需要拆卸重装绝缘子,整个安装过程繁琐,安装效率低,不能较好满足不同方向导线的安装需求,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子装置,包括绝缘子本体,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子本体两端的接线金具和安装金具,所述接线金具包括:
固定部件,连接于所述绝缘子本体的一端,其内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部件两端的中部空腔;
转头部件,适合穿入所述中部空腔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可转动设置,其包括伸出所述中部空腔外的接线端以及设置于所述接线端上的夹线槽结构;
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转头部件之间、用以限制所述转头部件从所述中部空腔内脱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头部件包括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中部空腔的转动端,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一端端口处的限位端面,和对应设置在所述转动端上且与所述限位端面配合的限位台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中部空腔内壁上且与所述转动端底面配合相抵的限位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部空腔呈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挡板为沿周向焊接于所述中部空腔内壁上的圆形挡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挡板将所述中部空腔分隔形成上腔部和下腔部,所述转动端可转动容纳于所述上腔部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线槽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接线端侧壁上的第一圆弧槽,和盖合在所述第一圆弧槽上的压线板,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圆弧槽设置在所述压线板上的第二圆弧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线板通过紧固结构固定在所述接线端上,所述紧固结构包括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接线端侧壁和压线板上的连接孔,以及穿过所述连接孔对所述压线板和接线端施予紧固力的螺栓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火炬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火炬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08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