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0213.5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学彬;黄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沙县松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妥尔油 沥青 生产 搅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其结构包括加热导热元件、框式搅拌机构、高效轴承、传动轴、防爆电机、减速机、支撑机架、联轴器、入料口、防护框架、支撑脚柱、出料口,框式搅拌机构外侧端与加热导热元件内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结构上通过启动防爆电机带动着下端连接的减速机同步的进行驱动且能够提供相对的减速作用,再者传动轴连接连接着上端的减速机同步进行相对的转动,进一步的连接着驱动主轴从而使得筒釜机体内部的搅拌框刀进行驱动,通过第二法兰盘配合着侧端的固定框圈能够对搅拌框刀进行全方位的固定,保障在筒釜机体内对沥青的原油进行全方位的稳定搅拌提高在搅拌过程中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属于油沥青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0654153.1的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包括罐体,罐体的底部与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罐体的表面与加热层的内壁固定连接,罐体的顶部与电机架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架的顶部贯穿连接有搅动电机,罐体内壁的顶部与搅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沥青制作过程搅拌的均匀效果较差,导致原油内处于不同状态的颗粒物或者半固体混合性差,使得成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沥青制作过程搅拌的均匀效果较差,导致原油内处于不同状态的颗粒物或者半固体混合性差,使得成品的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妥尔油沥青生产用搅拌设备,其结构包括加热导热元件、框式搅拌机构、高效轴承、传动轴、防爆电机、减速机、支撑机架、联轴器、入料口、防护框架、支撑脚柱、出料口,所述框式搅拌机构外侧端与加热导热元件内侧相连接,所述高效轴承内环与传动轴外环为同一轴心,所述防爆电机下端与减速机上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减速机下端与支撑机架上端相焊接,所述传动轴上端与减速机下端相连接,所述入料口下端与框式搅拌机构左上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框式搅拌机构下端外侧与防护框架上端内侧相焊接,所述框式搅拌机构下端与出料口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框式搅拌机构由第一法兰、乳化刮底刀、筒釜机体、衔接螺钉、固定框圈、第二法兰盘、驱动主轴、搅拌框刀组成,所述第一法兰内环与驱动主轴下端外环为同一轴心,所述固定框圈下端与乳化刮底刀上端相焊接,所述搅拌框刀嵌入安装于筒釜机体内,所述衔接螺钉上端与固定框圈下端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外侧与固定框圈内侧相焊接,所述第二法兰盘内环与驱动主轴上端外环为同一轴心,所述搅拌框刀内侧与驱动主轴外侧相焊接,所述乳化刮底刀下端与筒釜机体底部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轴承下端与框式搅拌机构上端相贴合,所述防护框架下端与支撑脚柱上端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主轴上端与传动轴下端相连接,所述筒釜机体下端与出料口上端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联轴器内环与传动轴外环为同一轴心,所述联轴器嵌入安装于支撑机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架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框架内侧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沙县松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沙县松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0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标签输送装置
- 下一篇:机加工倒角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