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1355.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4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彩胜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346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口罩 挂耳绳 柔性 耳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属一种口罩配套元件,包括挂耳套本体,所述挂耳套本体的材质为硅胶,且所述挂耳套本体整体弯曲,用于与人体外耳后侧相贴合,所述挂耳套本体上还设有卡入槽,卡入槽与口罩的挂耳绳相吻合。通过在整体弯曲的挂耳套本体上设置卡入槽,使得挂耳套可卡入口罩挂耳绳上,在佩戴口罩时置于人体后部的后侧,从而在口罩挂耳绳与耳部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造成耳部后侧不适,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规格的口罩上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配套元件,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
背景技术
佩戴口罩是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的防护手段之一,当疫情严重时,人们在户外需长时间佩戴口罩,对于医护人员更是如此。由于口罩佩戴过松起不到隔离防护效果,过紧又会勒住耳部后侧造成不适,因此有必要针对用于口罩佩戴的辅助元件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口罩佩戴过紧会造成耳部后侧不适,过松又起不到防护效果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包括挂耳套本体,所述挂耳套本体的材质为硅胶,且所述挂耳套本体整体弯曲,用于与人体外耳后侧相贴合,所述挂耳套本体上还设有卡入槽,卡入槽与口罩的挂耳绳相吻合。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卡入槽位于挂耳套本体的后侧,且卡入槽的长度与挂耳套本体的整体长度相同。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挂耳套本体的材质为硬度为40度的硅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耳套本体的整体长度与人体外耳后侧的轮廓长度相同。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挂耳套本体的两端均为圆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在整体弯曲的挂耳套本体上设置卡入槽,使得挂耳套可卡入口罩挂耳绳上,在佩戴口罩时置于人体后部的后侧,从而在口罩挂耳绳与耳部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造成耳部后侧不适,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规格的口罩上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卡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为挂耳套本体、2为卡入槽、3为口罩挂耳绳、4为口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口罩挂耳绳的柔性挂耳套,包括挂耳套本体1,该挂耳套本体1采用硅胶加工制成,且挂耳套本体1整体弯曲,用于与人体外耳后侧相贴合;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图2所示,在前述挂耳套本体1上还设有卡入槽2,该卡入槽2需与口罩的挂耳绳相吻合,从而在使用中具有韧性的硅胶材质的挂耳套本体1可通过卡入槽2直接套装在口罩的挂耳绳上;考虑到挂耳套的外形,发明人将挂耳套本体1的两端均设计为圆弧面。
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整体弯曲的挂耳套本体上设置卡入槽,使得挂耳套可卡入口罩挂耳绳上,在佩戴口罩时置于人体后部的后侧,从而在口罩挂耳绳与耳部之间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造成耳部后侧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彩胜,未经李彩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1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