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快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4359.7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凤;白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瑞联科(天津)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300403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通讯 单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快换结构,包括通讯单元安装板、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系统和快装边框;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连接于电池模组的侧边末端,其包括向电池模组外部凸起的外壳,该外壳内部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位于电池模块侧边,外壳向电池模组外部凸起,此结构将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模组整体结构脱离,使得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可使用标准件固定,拆卸、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快换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系统作为电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具体结构通常包括电池模组、BMU电池管理系统、数据通讯单元;其中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放置于电池模块内,当电池模组通讯单元出现问题时,需从成套系统单独拆卸下来,通常需要拆掉电池模块上盖才可更换通讯单元,操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快换结构,以方便快速的更换通讯单元和BMU电池管理系统,节省维修、更换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的通讯单元快换结构,包括通讯单元安装板、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系统和快装边框;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连接于电池模组的侧边末端,其包括向电池模组外部凸起的外壳,该外壳内部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外壳边缘设置第一安装孔;所述快装边框为一与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配合连接的边框,快装边框边缘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设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配装螺钉构成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位于电池模块侧边末端,外壳向电池模组外部凸起,此结构为将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模组整体结构脱离,使得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可使用标准件固定,拆卸、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另外,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快装边框可以单独或组合构成标准件,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池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通讯板上设置有通讯网口,所述BMU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采样管理芯片和处理器,BMU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线路连接数据通讯板。其中,所述数据通讯板与BMU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线路连接实现其通讯、管控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正极与相邻电池连接构成一连接节点,所述BMU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一条线路串联所述连接节点。其中,通过连接节点串联,构成单独线路连接BMU电池管理系统,拆卸、安装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的侧壁开设用于线路穿过的线路连接口。其中,方便外接线路由连接口统一穿过,操作简单,便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快装边框上设置有线路安置槽。其中,连接线路放置于线路安置槽,避免拆绕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造成干扰。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封装电池模组的电池模组封装壳体,所述快装边框设置于电池模组封装壳体侧壁。其中,通过电池模组封装壳体、快装边框结构方便将数据通讯板和BMU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模组整体结构脱离,使得电池模组封装壳体、快装边框、通讯单元安装板,单独或相互组合构成标准件,并使用标准件螺钉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使得拆卸、安装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通讯单元安装板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半封闭板,半封闭板覆盖于所述外壳开口端,所述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系统设置于由所述外壳、半封闭板构成的空间内。其中,通过半封闭板将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系统收纳入外壳的容置空间,拆卸时外壳、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系统构成一整体,方便与电池模组整体结构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半封闭板一侧边连接外壳,另一侧边延伸至置外壳的中部或下部。更加方便数据通讯板、BMU电池管理由外壳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瑞联科(天津)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瑞联科(天津)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4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机排风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配用电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