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5169.7 | 申请日: | 2020-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韩波;王瑞雪;王传沛;屈凡周;孟凡良;王飞;易雅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01;G01N21/03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紫外 吸收 臭氧 浓度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外壳盒体内的滤光片固定座I、滤光片固定座II将盒体内依次分隔出紫外光强检测器安装室、检测气室、光源座室,石英玻璃管两端分别安装在滤光片固定座I与滤光片固定座II上,位于检测气室;紫外光强检测器安装室内设置检测器座、紫外光强检测器、检测器电路板、滤光片I,光源座室内设置光源座、密封压盖、滤光片II,光源座上设有汞灯光源、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滤光片固定座I、滤光片I、紫外光源检测器、石英玻璃管、滤光片固定座II、滤光片II的中心线以及汞灯光源位于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方便携带,性能灵敏,数据检测精确,实现环境空气臭氧的瞬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属于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氧是空气中的一种强氧化剂,是环境污染物化学变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催动者,近年来,臭氧污染已取代PM2.5成为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尤其进入夏季,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更是明显升高。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气,所以检测臭氧气体浓度必须做到瞬时监测。为了解决臭氧污染防治,必须进一步加强臭氧污染状况分析、法规与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紫外吸收法臭氧分析仪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检测仪器之一,国内外生产的臭氧分析仪主要采用长光程检测系统,检测系统体积较大,主要针对实验室臭氧浓度的监测,便携性差,无法实现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瞬时测定,也不适用环境空气中臭氧的连续自动监测。而影响体积的重要因素是光池的大小,因此,研发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从而实现紫外光快速测量环境空气中臭氧浓度的便携式分析系统,解决环境空气中臭氧的直接快速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基于紫外吸收法的臭氧浓度检测光池,包括一个外壳盒体,安装在外壳盒体内的滤光片固定座I、滤光片固定座II在外壳盒体内依次分隔出紫外光强检测器安装室、检测气室、光源座室,石英玻璃管两端分别安装在滤光片固定座I与滤光片固定座II上,并位于检测气室内;所述紫外光强检测器安装室内设置检测器座、紫外光强检测器、检测器电路板、滤光片I,检测器座将滤光片I固定在滤光片固定座I内,紫外光强检测器安装在检测器座上,检测器电路板连接紫外光强检测器,滤光片固定座I一端设置进气口;所述光源座室内设置光源座、密封压盖、滤光片II,密封压盖将滤光片II固定在滤光片固定座II内,滤光片固定座II一端设有出气口,光源座上设有汞灯光源、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滤光片固定座I、滤光片I、紫外光源检测器、石英玻璃管、滤光片固定座II、滤光片II的中心线以及汞灯光源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I与滤光片固定座I之间设置氟胶O型密封圈,紫外光强检测器焊接在检测器电路板上并固定于检测器座内,滤光片固定座I进气口上安装一个不锈钢卡套接头作为进气端;所述滤光片II与滤光片固定座II之间设置氟胶O型密封圈,滤光片固定座II出气口上安装一个不锈钢卡套接头作为出气端。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玻璃管两端通过密封垫和锁紧螺母分别固定在滤光片固定座I和滤光片固定座II上。
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长度为200mm。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盒体包括一个EVA棉保温盒体,安装在EVA棉保温盒体底部内表面的光池底板,罩在光池底板上的光池罩盖,EVA棉保温盒体底部外表面安装光池支架,支撑板通过减震柱安装在光池底板上,滤光片固定座I与滤光片固定座II安装在支撑板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座上设有盲孔,汞灯光源安插在光源座盲孔中,在光源座盲孔上方设置锁紧螺钉孔,锁紧螺钉安装在锁紧螺钉孔中固定并调节汞灯光源,温度传感器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在光源座盲孔中,加热片涂上导热硅脂层,并固定在光源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5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股骨柄固定用远端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