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肛门直肠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7131.3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锡山;关旭;陈海鹏;莫易凡;林聪杰;马盼盼;胡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9/00 | 分类号: | A61M29/00;A61B10/02;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肛门 直肠 扩张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门直肠扩张器,它包括由远端至近端外径逐渐增大且呈阶梯轴状的扩张棒以及与扩张棒近端连接的手柄;所述扩张棒外壁面各阶梯的转角处平滑过渡,呈阶梯轴状且各阶梯的转角处平滑过渡的扩张棒能达到逐步、连续、均匀扩张肛门的效果,减少对肛门的刺激,降低肛门直肠出血的风险,另外,润滑油槽的设置能够增大扩张棒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增加扩张棒表面润滑油的附着量,使润滑油在扩张棒外壁面存在的时间更长,让扩张棒表面随时保持润滑,有效减小摩擦,既安全卫生,又能降低肛门出血的风险,达到稳定且无局部肛管粘膜皮肤撕裂的扩肛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门直肠扩张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外科发展的历程中,手术瘢痕和疼痛被认为是手术的必然产物。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作为微创外科的一名新秀,在众多的微创外科技术中异军突起,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NOSES术巧妙结合了NOTES的无切口理念和腹腔镜技术操作的可行性,既表现出了完美的微创效果,又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经肛门取标本是结直肠肿瘤NOSES手术最主要的取标本途径,也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的操作方法。然而,经肛门取标本操作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瓶颈,既如何完成充分安全地肛门直肠扩张操作。良好充分的肛门扩张也是完成标本取出的基本条件,但肛门的过度扩张牵拉又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撕裂及肛门功能损伤。因此,如何进行安全、充分、有效地扩肛操作也是决定经肛门NOSES手术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目前,在临床中进行经肛门NOSES手术时,肛门直肠扩张的常规操作是手术医生用手指操作完成,先进肛两食指,后加入两中指,以进肛4指为度。传统的肛门直肠扩张依靠医生手指操作完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于食指中指的扩张所提供的支撑力不均匀,无法达到稳定有效且无局部肛管粘膜皮肤撕裂的扩肛效果。第二,不同医生的扩肛手法及操作经验个体差异较大,在无肛门直肠扩张设备的基础上,无法保证扩肛的规范与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安全、稳定、逐步连续扩肛的肛门直肠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肛门直肠扩张器,它包括由远端至近端外径逐渐增大且呈阶梯轴状的扩张棒以及与扩张棒近端连接的手柄;所述扩张棒外壁面各阶梯的转角处平滑过渡。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呈阶梯轴状且各阶梯的转角处平滑过渡的扩张棒能更好的防止肛门括约肌将其挤出肛门,为肛门提供稳定均匀的支撑力以充分扩肛;另外,呈阶梯轴状的扩张棒插入直肠时过渡良好,能达到逐步、连续、均匀扩张肛门的效果,减少对肛门的刺激,降低肛门直肠撕裂出血的风险。
2.扩张棒表面润滑油槽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增大扩张棒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扩张棒表面润滑油的附着量,使润滑油在扩张棒外壁面存在的时间更长,让扩张棒表面随时保持润滑,有效减小摩擦,既安全卫生,又能降低肛门撕裂出血的风险,达到稳定且无局部肛管粘膜皮肤撕裂的扩肛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3.弯曲的弧形手柄更符合人体力学的设计理念,便于医生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润滑油槽呈螺旋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槽呈环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润滑油槽呈条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扩张棒、11润滑油槽、2手柄、21纹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王锡山;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71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