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7225.0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1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惠贤;孟彪;柏荣良;张国华;庄一美;汪的优;孙韶飞;许国栋;潘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3/00;D03D27/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下一上 斜纹 丝绒 | ||
1.一种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其特征是,包括丝绒基布(TW)和绒毛(R);所述的丝绒基布(TW)由地经和地纬按照二下一上的斜纹交织而成;所述绒毛(R)由与丝绒基布(TW)相固结的绒根和突出于丝绒基布(TW)的绒头组成;所述的地经包括第一地经(T1)、第二地经(T2)、第三地经(T3);所述的地纬包括第一地纬(W1)、第二地纬(W2)、第三地纬(W3)、第四地纬(W4)、第五地纬(W5)、第六地纬(W6);所述的绒毛为绒经纱经割绒后形成,所述绒经纱包括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地经与绒经纱分为三组,第一地经(T1)、第一绒经纱(R1)、第四绒经纱(R4)为第一组,第二地经(T2)、第二绒经纱(R2)、第五绒经纱(R5)为第二组,第三地经(T3)、第三绒经纱(R3)、第六绒经纱(R6)为第三组;所述的绒头形成二下一上的斜纹纹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其特征是,所述地经地纬交织成的丝绒基布与绒毛的重量比为1:4-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分别与第一地纬(W1)、第二地纬(W2)、第三地纬(W3)、第四地纬(W4)、第五地纬(W5)、第六地纬(W6)进行三纬W固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其特征是,在第三组的上一循环单元的第六纬纱(W6)与本循环单元的第一纬纱(W1)之间有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经割绒所形成的绒头;在第二组中第一纬纱(W1)与第二纬纱(W2)之间有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经割绒后所形成的绒头;在第一组的第二纬纱(W2)与第三纬纱(W3)之间有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经割绒所形成的绒头;在第三组的第三纬纱(W3)、第四纬纱(W4)之间有第五绒经纱(R5)、第六绒经纱(R6)经割绒所形成的绒头;在第二组第四纬纱(W4)、第五纬纱(W5)之间具有第三绒经纱(R3)、第四绒经纱(R4)经割绒所形成的绒头;在第一组第五纬纱(W5)、第六纬纱(W6)之间有第一绒经纱(R1)、第二绒经纱(R2)经割绒所形成的绒头;如此绒头形成斜纹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布为二下一上的三页斜纹丝绒,其特征是,所述地经地纬交织成的丝绒基布与绒毛的重量比为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72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除蚊虫的公路隔离栏
- 下一篇:一种用于静脉创口的藻酸盐无菌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