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挖坑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19436.8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0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曹素岩;胡心怡;王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8 | 分类号: | A01C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苏秋丽;邱兴天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坑 播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挖坑播种器,属于播种设备技术领域。该挖坑播种器包括底板和挖坑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挖坑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挖坑器伸入土层的一端为封闭球面结构,所述挖坑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所有种植坑深度统一,大小均一,并且可以保证一个播种坑中只播种1‑2粒种子,减少种子的浪费;而且大大提高了挖坑和播种的效率,节约播种时间和精力;同时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坑播种器。
背景技术
由于实验室面积有限,且仅需要种子长成幼苗,因此会在一个小花盘中播下5-6粒种子。目前采取的措施是用木棍或手指按出5个小洞,再将种子一粒粒播下。此举不仅效率低下,浪费时间精力,还导致小洞深度不一、彼此连通、一个洞中不小心播下多枚种子难以取出,最终影响幼苗长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得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挖坑播种器,本实用新型将繁琐的人工步骤简化为“按、粘、落”,精准且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挖坑播种器,包括底板和挖坑器,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挖坑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挖坑器伸入土层的一端为封闭球面结构,所述挖坑器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挖坑器插入孔洞中,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互匹配。
所述挖坑播种器,所述挖坑器的外侧面上设有刻度。
所述挖坑播种器,所述挖坑器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或实心圆柱体结构。
所述挖坑播种器,所述底板四个侧面上均设有提手,所述挖坑器的顶端设有手柄。
所述挖坑播种器,所述孔洞等距排列。
所述挖坑播种器,还包括替换头,所述替换头由两部分结构组成,分别为下面的封闭球面结构和上面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侧面设有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与第一螺纹相互匹配,所述替换头的封闭球面结构的直径大于挖坑器的封闭球面结构的直径,可以保证将替换头螺纹连接在挖坑器的底面。
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繁琐的人工步骤简化为“按、粘、落”,精准且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种植坑深度统一,大小均一,并且可以保证一个播种坑中只播种1-2粒种子,减少种子的浪费;而且大大提高了挖坑和播种的效率,节约播种时间和精力;同时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挖坑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挖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替换头的挖坑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挖坑播种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板1和挖坑器3,底板1上等间距设有6个孔洞2,孔洞2的表面设有第二螺纹5;挖坑器3为实心圆柱体结构,挖坑器3底部为封闭球面结构,底部是伸入土层的一端;将挖坑器3插入孔洞2中,第一螺纹4和第二螺纹5相互配合,实现挖坑器与底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固定。底板1的四个侧面上设有提手,方便对挖坑播种器进行移动;挖坑器3的顶部设有手柄。以上挖坑播种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播种挖坑器可以为塑料材质,也可以为金属材质。
该挖坑播种器的使用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19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直流稳压电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