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0358.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林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32 |
代理公司: |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吕艳芹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桥梁 专用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涉及建筑工程预制梁板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外模架和芯模,芯模包括可充气橡胶气囊、芯模框架和弹性橡胶气囊,芯模框架的内部为可充气橡胶气囊,外部为弹性橡胶气囊,芯模框架包括上下左右4个框板,框板的内部设有两个移动板,移动板的端部通过套环连接在固定杆上,通过设置的芯模来支撑箱梁梁板的空芯,通过充气橡胶气囊来改变芯模框架的大小,在给模具填充混凝土时,通过充气把芯模框架的大小调整到需要的大小,弹性橡胶气囊在芯模框架变大后,紧紧包围住芯模框架,有效避免了橡胶气囊歪斜和混凝土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了预制桥梁梁板的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预制梁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箱梁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结构之一,根据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预制箱梁的内模主要是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几何尺寸,采用不同材料加工而成的模板,并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承受由混凝土产生的恒载以及小型机具与施工人员产生的活载。其中,预制箱梁是在独立场地提前进行预制,之后在桥梁下部结构完成后进行吊装,可有效的避免施工交叉干扰,大大提高了工程进度,节约工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预制梁成型模具中芯膜采用橡胶气囊固定在成型模具的底板上,通过气泵注入空气将其吹起成型,然后浇筑水泥,水泥浇筑完毕后将橡胶气囊内部的气体放出,然后将气囊抽出,但是建筑工程的工作受环境因素很大,有时候会根据现场环境采取加长预制梁,这样就会加预制梁的跨度,对预制梁的强度要求很大,如果还是采用单一的气囊作为芯膜则会导致气囊歪斜或者混凝土分布不均,混凝土分布不均会严重影响预制梁的强度,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装和后期使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1048080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板专用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外模架和芯膜,所述外模架固定安装于基板上,所述芯膜沿预制梁长度方向上设置于外模架内并且芯膜与外模架配合连接,所述芯膜为由芯膜框架与橡胶气囊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橡胶气囊套设在芯膜框架的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该模具虽然有芯模框架,但是外部还是有可充气的橡胶气囊,芯模框架并未直接接触到混凝土,充气后的橡胶气囊直接接触混凝土,还是会出现气囊歪斜或混凝土分布不均的情况,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更合理的预制梁板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结构简单,利用可变大小的芯模,方便取出的同时,可以对混凝土起到更好的固定支撑,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桥梁梁板专用成型模具,包括基板、外模架和芯模;所述外模架包括底模板、两个侧模板、顶模板和两个端模板,所述底模板与基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模板分别设置在底模板长度方向两侧并分别通过铰接件与底模板铰接,所述顶模板位于底模板上方并平行于底模板,所述顶模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模板卡扣连接,两个所述端模板分布在底模板长度方向两端,所述端模板的底端与底模板活动连接,端模板的两个侧端分别与两个侧模板活动连接,顶模板盖合时与两个端模板密封连接;所述芯模包括可充气橡胶气囊、芯模框架和弹性橡胶气囊,所述芯模框架的内部为所述可充气橡胶气囊,外部为所述弹性橡胶气囊,所述芯模框架包括上下左右4个框板,所述框板中空,且框板的内部设有两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分别可以向所述框板的两端移动,所述移动板的端部通过套环连接在固定杆上,1个所述固定杆上套接有两个方向上的所述移动板,所述芯模框架共包括4个所述固定杆,4个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移动板把4个所述框板组成框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板的两端设有凸块,所述框板的内部两端设有滑道,所述凸块和所述滑道相互配合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橡胶气囊与所述端模板接触处为敞开,并密封连接,所述可充气橡胶气囊为密封气囊,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处设有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林,未经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0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养殖场手推式自动化消毒液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