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1589.6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7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闫培光;段辉雄;尹金德;陈浩;张敏;郭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1N21/25;G01N21/01;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气体 传感器 及其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包括:传输通道,具有顺次连接的光输入光纤、传输光纤、光输出光纤;其中所述传输光纤在靠近所述光输入光线的侧面开设有气体入口,所述光输入光纤与光源连接,所述光输出光纤与检测装置连接;气体输入导管组件,具有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的气体输入导管;所述气体输入导管用于将待测气体导入所述传输光纤。利用传输通道和气体输入导管组件,从而实现光源和气体的传输,并且不需要对光纤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保证在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综合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红外气体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红外气体传感器是利用中红外光到空芯光纤耦合并采用空间聚焦的方式进行红外气体检测,但是通过耦合方式会使空芯光纤的损耗变大,且耦合辅助调整模块体积也大,并且其机械稳定性也比较差。又因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红外气体传感器时需要移动和调整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组件/部件,从而对待测气体进行测量。但由于需要移动和调整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组件/部件,这将有可能会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例如:使用红外气体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移动光纤进行气体填充处理后在进行测量,由于光纤移动使得部分参数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综合性能,可能会出现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延迟长、灵敏度低、实时性差、稳定性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及其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红外气体传感器进行测量时需要对光纤进行移动所造成传感器综合性能变差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
传输通道,具有顺次连接的光输入光纤、传输光纤、光输出光纤;其中所述传输光纤在靠近所述光输入光线的侧面开设有气体入口,所述光输入光纤与光源连接,所述光输出光纤与检测装置连接;
气体输入导管组件,具有与所述气体入口连接的气体输入导管;所述气体输入导管用于将待测气体导入所述传输光纤。
利用传输通道和气体输入导管组件,从而实现光源和气体的传输,并且不需要对光纤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保证在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综合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红外气体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气体输入导管组件,包括:
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气体输入导管远离所述气体入口的一端;
第一固定件,包覆所述传输光纤与所述气体输入导管的连接处。
第一阀门用于打开或关断待检测气体,从而能够灵活控制所需要检测的待测气体,使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灵活性更高;使用第一固定件把传输光纤和气体输入导管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对光纤进行移动,还能保证在提高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综合性能的同时还能保证红外气体检测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还能使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变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气体输出导管组件,具有气体输出导管;其中,所述传输光纤在靠近所述光输出光纤的侧面开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输出导管与所述气体出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气体输出导管组件,包括: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气体输出导管远离所述气体出口的一端;
第二固定件,包覆所述传输光纤与所述气体输入出导管的连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1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康复牵引锻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临床内科用呼吸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