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1829.2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5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华;张佳旭;张海伟;孙宗霞;常志贤;赵桂萍;谷玲;孙东明;张志刚;张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华 |
主分类号: | B08B9/049 | 分类号: | B08B9/049;B08B9/051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俞波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管道 除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前筒体中设有安装隔板;安装隔板上固定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差速器;差速器上连接液压缸一端;液压缸另一端连接钻头电机;钻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螺纹钻头;钻头电机上设有刮板;后筒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辅助液压缸;后筒体的后侧设有第二辅助液压缸;后筒体的下侧设有支撑液压缸;通过调整液压缸的伸缩长度,进而可以调整螺纹钻头的清理面积;以达到可适应宽度不同的管道;刮板的位置可随螺纹钻头移动,螺纹钻头和刮板的清理面积始终相同,增加的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电动轮带动装置前进或后退,节省了人力,也可以对管道深处的油污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管道除垢设备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管道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行,造成管道内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垢,污垢的产生对输油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浪费了大量的能源。
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田管道中会有大量的结垢,导致油田管线的堵塞,影响油田运输效率,长时间使用就会有大量的结垢,会使管道的内径变小,影响油田运输效率,长时间还会腐蚀管道致使管道穿孔。
现有的除垢方法一种是采用化学除垢法,通过使用化学材料与结垢进行化学反应将其清除,但是由于管道输送的液体不同,所以结垢的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导致除垢不够彻底,而且还可能对液体进行污染,再者是使用机械电子类除垢工具将其清除,但是现有工具结构都比较复杂,大多都是通过螺旋刀片进行除垢;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申请号:CN201821566790.X ),该申请中公开了:电机4进行转动,驱动钻头5转动,对较多的油污进行预清理,便于刮板10工作,电机4的输出轴上套接有固定套6,配合摆臂7以及连接杆8驱动轴承环9在前筒体1上进行转动,轴承环9的转动带动刮板10进行旋转,对管道内壁的油污进行清理;但是驱动钻头的清理面积和刮板的清理面积大小不能进行调节,对于较粗的管道内内壁的油污清理不彻底;此装置中液压缸二14的伸出长度有限,不能清理管道深处的油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管道除垢装置,包括前筒体和后筒体;前筒体中设置有除垢剂储存箱;除垢剂储存箱中设有增压泵体;前筒体上设有多个喷洒端头;所述喷洒端头可选用喷洒范围较广的喷头;喷洒端头通过水管与增压泵体的出水端连接;前筒体中设有隔板;隔板上固定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前筒体的前端;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差速器;差速器上连接液压缸一端;液压缸另一端连接钻头电机;钻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螺纹钻头;钻头电机上设有刮板;前筒体的下侧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滚轮;后筒体的前侧设有第一辅助液压缸;后筒体的后侧设有第二辅助液压缸;后筒体的下侧设有支撑液压缸;所述第一辅助液压缸、第二辅助液压缸、支撑液压缸上均设有电动轮;后筒体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支撑液压缸和伸缩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液压缸伸缩可通过连接杆带动伸缩杆伸缩;所述增压泵体、旋转电机、差速器、液压缸、钻头电机、第一辅助液压缸、第二辅助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电动轮、驱动电机的具体内部电路结构均为本领域公开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所述喷洒端头的方向朝向刮板;可在刮板使用时实现一边进行喷洒除垢剂一边进行对油污刮擦。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和钻头电机上均设有挡板;避免刮板运行过快导致油污飞溅在动力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辅助液压缸、第二辅助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电动轮均通过导线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为装置提供移动的动力。
优选的,所述前筒体上设有窗体;所述后筒体的右侧通过合页连接门体;合页位于后筒体内部;门体上设有橡胶条;橡胶条增加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前筒体和后筒体为一体铸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华,未经李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1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衣组件
- 下一篇:一种加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