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割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2065.9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小金 |
主分类号: | B23D21/04 | 分类号: | B23D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梦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割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割刀,涉及管件切割设备技术领域。该管件割刀包括外壳和环形的转动座,转动座枢接于外壳,转动座内形成内环,转动座设有用于供管件进入内环的缺口,转动座上安装有均朝向内环的支撑组件和割刀组件,支撑组件和割刀组件相对设置;管件割刀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外壳,且用于驱动转动座转动;割刀组件和支撑组件两者中,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至少一者沿内环的径向进给或后退。该管件割刀的操作便捷性高,且对待切割管件周围的操作空间要求较低,适用性和使用便捷度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切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件割刀。
背景技术
现有管件一般使用割刀装置对其进行切割断开,使用时,需要将管件夹紧于割刀装置内,然后将整个割刀装置绕管件旋转切割,一次切割完成后,对割刀装置的割刀进行进刀操作,以加深割刀对管件的切割深度,然后再次将整个割刀装置绕管件旋转切割,如此循环,最终将管件切割为两段,操作较为繁琐。
此外,由于上述割刀装置使用时需要整体围绕管件旋转,对管件周边的操作空间要求较高,当需要切割的管件与别的管材并列设置,或管件周边操作空间较小时,导致现有的割刀装置无法使用。
即,现有的割刀装置使用时操作繁琐,且对待切割管件周围的操作空间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割刀,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割刀装置使用时操作繁琐,且对待切割管件周围的操作空间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一种管件割刀,包括外壳和环形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枢接于所述外壳,所述转动座内形成内环,所述转动座设有用于供管件进入所述内环的缺口,所述转动座上安装有均朝向所述内环的支撑组件和割刀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割刀组件相对设置;
所述管件割刀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且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座转动;所述割刀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两者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至少一者沿所述内环的径向进给或后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座为蜗轮,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蜗杆的第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蜗杆转动,所述第一蜗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蜗杆的第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均与所述蜗轮啮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蜗杆与所述第二蜗杆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蜗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蜗杆的第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内壁固设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所述第一蜗杆的第一端通过轴承枢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蜗杆的第二端通过轴承枢接于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蜗杆的第一端通过轴承枢接于所述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二蜗杆的第二端通过轴承枢接于所述第四轴承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和连接于所述电机的蓄电池,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蜗杆连接,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正转按钮和反转按钮,所述正转按钮和所述反转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关及转向。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座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缺口相对设置,且所述轨道朝向所述缺口延伸;两条所述轨道之间滑动夹设有辅助支撑件,且所述辅助支撑件的滑动路径与所述内环部分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小金,未经方小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2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