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源头清洁防疫与资源化的生活垃圾生态化智能收集厢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3235.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滨;肖婷婷;陈思思;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00;B65F9/00;B65F7/00;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源头 清洁 防疫 资源 生活 垃圾 生态 智能 收集 厢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源头清洁防疫与资源化的生活垃圾生态化智能收集厢房,属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领域。该收集厢房包括多功能四分类垃圾防疫收集箱、智能满溢提醒传送系统、湿垃圾就地减量与资源化系统、三通道节能臭氧除臭消毒防疫系统和智能垃圾模型构建信息系统;湿垃圾就地减量与资源化系统包括对湿垃圾进行粉碎和固液分离的专用厢房湿垃圾处理器、陶瓷膜MBR污水处理池、γ‑PGA型超高温好氧发酵制肥系统和清水储水池,陶瓷膜MBR污水处理池和γ‑PGA型超高温好氧发酵制肥系统分别与设于专用厢房湿垃圾处理器底部的滤液排放口和滤渣排放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生活垃圾清洁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源头防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实现源头清洁防疫与资源化的生活垃圾生态化智能收集厢房,属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之多的人口大国,社会在快速发展,随之而来面对的问题是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据统计现人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量为0.7~0.8kg/d/人。根据十九大关于“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全面部署以及《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提出,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市《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将生活垃圾分类为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目前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内仍然采用传统的敞口式垃圾桶,收集到的生活垃圾中湿垃圾占比60%~70%,其中可就地资源化处理的湿垃圾量占比35~50%,湿垃圾的主要成分为餐厨垃圾,其特点是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高(85~90%)和易腐烂等特点,因此收集堆放在敞口式垃圾桶内直接暴露于环境中,面临有疫情传播风险、臭气溢出、污染附近空气、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孳生蚊蝇等影响周边环境问题;市面上现已有的智能垃圾箱主要关注于居民垃圾分类体验以及垃圾收集、计量的便捷程度等,忽略了垃圾堆放产生的防疫问题、臭气问题,没有做到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收集过程中的除臭杀菌消毒问题;另外,湿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运输集中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面临运输成本高的问题,垃圾原位减量率低,更是难以对有机质含量高的湿垃圾进行高效精准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输过程渗滤液沿程污染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问题,容易诱导疫情的蔓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源头清洁防疫与资源化的生活垃圾生态化智能收集厢房,该厢房可以实现生活垃圾清洁收集,减少疫情传播途径,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卫生要求,同时减少湿垃圾外运成本,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垃圾箱无法从源头上解决垃圾收集过程中除臭杀菌消毒问题、以及湿垃圾外运集中处理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3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可折叠物流箱
- 下一篇:一种超柔芦荟护肤仿真丝面料烘干用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