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承压缸及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3403.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玮;许丹;胡瑞林;潘尚涛;隋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缸 真三轴 水力 实验 装置 | ||
1.一种承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缸本体,所述承压缸本体带有一开口,所述承压缸本体内设有一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内用于装设立方体型岩样;
所述承压缸本体包括一承压底板、承压侧板和一承压背板,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两两垂直,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侧板和所述承压背板的六个边沿两两相连接,所述岩样与所述承压底板、所述承压背板和所述承压侧板的内侧面紧密接触,所述岩样的任意一横截面呈正方形,所述岩样呈正方形的表面与所述承压侧板紧密接触,所述承压侧板上开设有一长孔,所述长孔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所述岩样内设置一水平井筒,所述井筒的一端从所述岩样的正方形表面的中心伸出,所述井筒能够穿过所述长孔与外界设备连接,所述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井筒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孔为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两端均呈圆弧状,所述长圆孔下端的所述圆弧的圆心与所述容置部底面的间距为最小岩样边长的0.5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缸包括所述承压底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所述承压背板、承压顶板和承压前板,所述承压侧板为L型钢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平行且两者之间有间距,所述承压背板、所述承压顶板、所述承压底板和所述承压前板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承压侧板的四个边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板包括一横向钢板和一竖向钢板,所述竖向钢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横向钢板的上边沿,所述长孔上端的所述圆弧的圆心处于所述横向钢板的横向中心线上。
5.一种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筒、三个承压钢板、若干个施压装置、外界设备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承压缸,所述承压缸本体内用于装设岩样,所述岩样未接触所述承压缸本体的三个临空面分别用于放置三个所述承压钢板,所述承压钢板未接触所述岩样的一面用于和所述施压装置的施压端接触,所述井筒的一端水平设置于所述岩样中,所述井筒的另一端从所述长孔中伸出并与所述外界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缸本体包括所述承压底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所述承压背板、承压顶板和承压前板,所述承压侧板为一L型钢板,两个所述承压侧板平行且两者之间有间距,所述承压背板、所述承压顶板、所述承压底板和所述承压前板分别焊接于两个所述承压侧板的四个边沿上,形成所述容置部,所述施压装置为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底座分别设置于未接触所述岩样的所述承压侧板的内侧面上、所述承压顶板和所述承压前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千斤顶的伸头与所述承压钢板接触且能够给所述承压钢板施加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和所述岩样的横截面面积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3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机雾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按钮式刀具拆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