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4422.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9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谷春艳;陈雨;高同春;王学峰;杨雪;臧昊昱;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稻曲病 防治 用喷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喷药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箱和箱盖,喷药箱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喷药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输送泵,微型输送泵的进口与喷药箱的下表面固定连通,喷药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管,横管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封口塞,微型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导管,导管的顶端与横管的外壁固定连通,横管的管壁倾斜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支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喷药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农药喷洒的效率,以及提高了工作人员喷洒农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喷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得稻曲病,而稻曲病能够有效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该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目前农民常用的喷药设备多为全人工操作,喷药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影响水稻喷药的效率,且现有的喷药装置的喷药头设置在人前方,导致人员喷药时会吸入较多的农药,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人员喷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喷药设备多为全人工操作,喷药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影响水稻喷药的效率,以及喷药装置的喷药头设置在人前方,导致人员喷药时会吸入较多的农药,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工作人员喷药安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包括喷药箱和箱盖,所述喷药箱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喷药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输送泵,所述微型输送泵的进口与喷药箱的下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喷药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两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封口塞,所述微型输送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端与横管的外壁固定连通,所述横管的管壁倾斜固定连通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喷药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
优选的,所述供电机构包括与喷药箱外壁固定连接的支撑架和蓄电池,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充放电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喷药箱远离横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背带。
优选的,所述喷药箱远离横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有开关。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喷药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U形挡板,所述喷药箱的顶端侧壁开设有导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水稻稻曲病防治用喷药装置,通过设置有微型输送泵、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横管,当在喷药箱加注农药后,工作人员通过背带背起喷药箱,之后通过开关启动微型输送泵,微型输送泵通过导管把喷药箱内部的农药输送到横管内,之后横管通过支管和雾化喷头把农药雾化喷洒,雾化喷头扩大了喷洒范围,同时横管也能够扩大一次喷洒范围,提高农药喷洒效率,同时雾化喷头后置式设计能够避免工作人员在喷药使吸入大量农药,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充放电控制器能够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为微型输送泵供电,同时提高喷药装置的续航时间,该机构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农药喷洒的效率,以及提高了工作人员喷洒农药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4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切甘露聚糖酶用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厌氧颗粒污泥的脱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