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4759.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7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龙;林冬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B46/20 | 分类号: | A61B46/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部 可塑 贴合 医用 无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包括孔巾主体,所述孔巾主体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槽,所述孔巾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孔槽的环形周围设置有自粘带,所述自粘带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胶水粘贴有覆盖层,所述孔巾主体的内部镶嵌有金属丝,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两两对称等距离分布在孔巾主体的内部,通过按压弯曲镶嵌在孔巾主体内部的金属丝从而达到对孔巾主体塑形的目的,在孔巾主体中的孔周围增加自粘带结构,于人体皮肤可紧密贴合,利于无菌环境维持,避免医源性污染。可塑性结构设计,可为口鼻处塑形建立适当空间,避免呼吸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
背景技术
现有医用无菌孔巾,用于颈部、面部局麻手术时,孔周围固定结构,孔巾容易在手术区域移动,孔距离口鼻较近时,呼出的气体及飞沫可通过孔进入无菌区域,手术时的渗血渗液可从孔流向患者面部,甚至口内、鼻内、眼内。上述问题容易破坏手术的相对无菌环境,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另外现有孔巾无塑形功能,颈面部局麻手术中,孔巾常常覆盖住患者口鼻,造成患者呼吸不畅感,遭患者不适体验,影响手术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在孔巾主体中的孔周围增加自粘带结构,于人体皮肤可紧密贴合,利于无菌环境维持,避免医源性污染。可塑性结构设计,可为口鼻处塑形建立适当空间,避免呼吸不适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面部可塑形贴合式医用无菌孔巾,包括孔巾主体,所述孔巾主体的上端外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槽,所述孔巾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靠近孔槽的环形周围设置有自粘带,所述自粘带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胶水粘贴有覆盖层,所述孔巾主体的内部镶嵌有金属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孔巾主体中的孔周围增加自粘带结构,于人体皮肤可紧密贴合,利于无菌环境维持,避免医源性污染。可塑性结构设计,可为口鼻处塑形建立适当空间,避免呼吸不适感。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四个,且其两两对称等距离分布在孔巾主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压弯曲镶嵌在孔巾主体内部的金属丝从而达到对孔巾主体塑形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的长度与孔巾主体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金属丝裸露,使金属丝与孔巾主体相互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既有孔巾基础上加以改进,在原有一次性无菌孔巾基础上增加孔槽周围自粘带结构,在孔巾主体内嵌入用于塑形的金属丝,术区消毒后,佩戴外科无菌橡胶手套,撕去自粘带表面覆盖层,暴露黏贴层,将孔槽对准手术区域铺好孔巾主体,适当按压孔巾主体周围使之与人体皮肤贴合,再通过弯曲金属丝,塑形孔巾主体,建立口鼻处适当空间,便于患者进行呼吸,本新型孔巾,孔周可与皮肤可贴合,能有效固定手术区域,能有效维持术区无菌环境,能防止渗血渗液渗漏造成的医源性感染,可塑形结构可在口鼻处建立适当空间,保证呼吸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覆盖层与自粘带的结合视图。
图中:
1、孔巾主体;2、孔槽;3、覆盖层;4、金属丝;5、自粘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未经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4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料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撑开式标本取出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