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防浆液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5101.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朱相军;李飞飞;蒋仲云;陈天龙;张继梅;沈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桥梁 灌浆 套筒 连接 浆液 回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防浆液回流装置,包括灌浆套筒本体,所述灌浆套筒本体的上下端均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灌浆套筒本体的内侧设有浆液腔,且浆液腔的上部设有溢浆口,所述浆液腔的下部设有灌浆口。本实用新型中,将灌浆套筒本体下端处的连接通孔与浆液腔之间设置一个止回垫圈,并通过固定在浆液腔内壁上的弧形限位片对止回垫圈的位置进行限定,由于止回垫圈的内壁带有锥度设计,当钢筋依次穿过连接通孔和止回垫圈进入浆液腔中时,止回垫圈的内壁与钢筋的外壁紧密配合,实像防漏,因此当灌浆套筒本体灌满浆料并堵塞溢浆口和灌浆口后,浆料完全处于浆液腔中,由于浆料不会泄漏、渗透,因此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防浆液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灌浆套筒是在连接钢筋时,通过注入无收缩灌浆料,依靠材料之间的粘结咬合作用力连接钢筋与套筒,弥补了传统的钢结构连接方式,因而在钢结构工程中广泛运用。
灌浆套筒在使用时,从位于下方的灌浆口注入无收缩灌浆料,待浆料从上方的溢浆口溢出后灌满,并在灌浆套筒灌满后将溢浆口堵住,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即便堵住了溢浆口和溢浆口,仍然出现浆料回流现象,主要是因为浆料通过灌浆套筒的下端口与钢筋连接处的缝隙流出,最终导致灌浆套筒与上部的钢筋无法粘接牢固,影响整体的结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防浆液回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桥梁灌浆套筒连接灌浆防浆液回流装置,包括灌浆套筒本体,所述灌浆套筒本体的上下端均设有连接通孔,所述灌浆套筒本体的内侧设有浆液腔,且浆液腔的上部设有溢浆口,所述浆液腔的下部设有灌浆口,所述溢浆口和灌浆口上均连接有管道,所述浆液腔与连接通孔的配合处设有止回垫圈,且止回垫圈与灌浆口的位置对应。
其中,所述浆液腔的内径大于连接通孔的内径,且浆液腔与连接通孔的配合处形成过度平面,所述止回垫圈位于过度平面上。
其中,所述止回垫圈的顶面设有环状凹槽,所述止回垫圈的顶部设有与浆液腔内壁连接的弧形限位片,所述弧形限位片位于灌浆口的端口上方。
其中,所述弧形限位片上的缺口对应灌浆口,所述环状凹槽通过缺口与浆液腔连通。
其中,所述止回垫圈的外壁堵塞灌浆口的端口,所述止回垫圈的内壁设有锥度,且止回垫圈的上端端口小于下端端口,所述止回垫圈上端端口的内径小于连接通孔的内径。
其中,所述止回垫圈为橡胶材质,所述环状凹槽的深度与灌浆口的内径相同且位置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灌浆套筒本体下端处的连接通孔与浆液腔之间设置一个止回垫圈,并通过固定在浆液腔内壁上的弧形限位片对止回垫圈的位置进行限定,由于止回垫圈的内壁带有锥度设计,当钢筋依次穿过连接通孔和止回垫圈进入浆液腔中时,止回垫圈的内壁与钢筋的外壁紧密配合,实像防漏,因此当灌浆套筒本体灌满浆料并堵塞溢浆口和灌浆口后,浆料完全处于浆液腔中,由于浆料不会泄漏、渗透,因此不会发生回流现象。
2、本实用新型中,当灌浆泵通过灌浆口向浆液腔中灌浆时,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先将止回垫圈的外壁顶开,使浆液进入环状凹槽中,由于缺口位于环状凹槽上方且对应灌浆口的位置,因此,浆液通过缺口进入浆液腔中,进行灌浆,而此时止回垫圈的内壁与钢筋形成密封效果,浆液不会泄漏,只能在灌满后通过溢浆口流出,而当浆液灌满,灌浆泵停止工作后,对应灌浆口处的止回垫圈的外壁在自身弹力的作用再次完成对灌浆口的封堵,配合管道端口的堵塞,形成双层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5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