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5948.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2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贝德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B29B7/22;B29B7/24;B29B7/26;B08B3/1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师自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工用 原料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涉及注塑加工原料混合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混合装置减震效果不佳,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设备与地面硬性碰撞,从而破坏装置结构,以及产生加大的加工噪音的问题。所述混合罐体焊接在支撑横梁上端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横梁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混合罐体的两端位置处,所述支撑横梁与混合罐体垂直分布,所述支撑横梁一侧外表面的两端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减震支撑柱,所述减震支撑柱由伸缩杆和支撑弹簧组成,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表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加工原料混合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大多数是通过模具热塑成型的,在生产前需要对注塑原料进行配比、混合,此时需要使用专门的混合装置。
现有的混合装置减震效果不佳,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设备与地面硬性碰撞,从而破坏装置结构,以及产生加大的加工噪音,为了增强减震效果,对装置结构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混合装置减震效果不佳,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设备与地面硬性碰撞,从而破坏装置结构,以及产生加大的加工噪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体,所述混合罐体焊接在支撑横梁上端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横梁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混合罐体的两端位置处,所述支撑横梁与混合罐体垂直分布,所述支撑横梁一侧外表面的两端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减震支撑柱,所述减震支撑柱由伸缩杆和支撑弹簧组成,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清洗箱体,所述清洗箱体与混合罐体的内部相通,所述清洗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超声波振动板,所述超声波振动板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清洗箱体的内壁上,所述清洗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电箱,所述控制电箱的内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与超声波振动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体一端外表面的中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中轴的一端,所述旋转中轴位于混合罐体内部中轴位置处,且旋转中轴的另一端旋转连接在混合罐体内壁上的固定座内,所述旋转中轴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泥板,所述刮泥板与混合罐体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体的外表面上设置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混合罐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料管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出料阀门。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有混合罐体内部相通,所述进料斗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进水阀门,所述进水管与进料斗内部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通过将混合罐体焊接在支撑横梁上端外表面上,支撑横梁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混合罐体的两端位置处,支撑横梁与混合罐体垂直分布,支撑横梁一侧外表面的两端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减震支撑柱,减震支撑柱由伸缩杆和支撑弹簧组成,且支撑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表面上,此举可以使得该混合装置具备较强的减震功能,能有效的保证该装置在混合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震动碰撞,从而对该混合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较大的工作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贝德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贝德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5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