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亮液晶屏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6409.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阿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05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液晶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亮液晶屏,包括底壳、控制电路板、外壳、安装基板、增光膜和液晶屏,所述底壳的右侧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底壳的右侧卡接所述外壳,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底壳和所述外壳之间,通过在安装基板上设置有灯条,在安装基板的右侧设置有增光膜,增光膜能够对灯条发出的光进行增强,亮度更好,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芯片和散热机构,温度传感芯片能够安装在外壳内的液晶屏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板进行分析,当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板就会自动控制散热机构开启进行散热,替代了传统的液晶屏需要人工手动开启散热的工作方式,实用性和智能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亮液晶屏。
背景技术
液晶屏已经大量在户外使用,质量较优的三星、友达液晶屏在市场是表现最为突出。但是市面上现有的高亮液晶屏通常都只是采用灯条来增加亮度,亮度不够好,且在散热时需要人工手动开启散热机构,实用性和智能性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现有高亮显示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亮液晶屏,通过在安装基板上设置有灯条,在安装基板的右侧设置有增光膜,增光膜能够对灯条发出的光进行增强,亮度更好,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芯片和散热机构,温度传感芯片能够安装在外壳内的液晶屏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板进行分析,当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板就会自动控制散热机构开启进行散热,替代了传统的液晶屏需要人工手动开启散热的工作方式,实用性和智能性较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亮液晶屏,其包括:底壳、控制电路板、外壳、安装基板、增光膜和液晶屏,所述底壳的右侧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底壳的右侧卡接所述外壳,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底壳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外壳的右侧设置所述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的右侧顶部、右侧底部、右侧前侧和右侧后侧均设置有灯条,所述安装基板的右侧设置所述增光膜,所述增光膜的右侧设置所述液晶屏,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间设置有温度传感芯片,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中间均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散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亮液晶屏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壳的右侧顶部和右侧底部均设置有插条,所述外壳的左侧顶部和左侧底部均开有与插条相配合的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亮液晶屏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的右侧中间开有安装槽,所述温度传感芯片安装在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亮液晶屏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有与散热机构相配合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内设置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亮液晶屏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基板上开有四个接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安装基板上设置有灯条,在安装基板的右侧设置有增光膜,增光膜能够对灯条发出的光进行增强,亮度更好,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芯片和散热机构,温度传感芯片能够安装在外壳内的液晶屏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电路板进行分析,当温度过高时,控制电路板就会自动控制散热机构开启进行散热,替代了传统的液晶屏需要人工手动开启散热的工作方式,实用性和智能性较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64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