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7020.0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学;王华兵;张峰;罗会平;周兵;张波;王恺;李浩;马浩佳;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欣;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桩组件,包括:第一管桩;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开设第一盲孔的第一本体和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突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的与所述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桩固定连接;第二管桩;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开设第二盲孔的第二本体和从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突出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桩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盲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二凸起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盲孔;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管桩组件可以实现两个管桩的可靠连接,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桩组件。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单桩承载力高、成桩质量好等优点,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受生产因素和运输条件的限制,管桩单节长度一般控制在15m以内,在某些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管桩长度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开展接桩作业。
管桩接桩方式主要包括人工焊接和机械连接两种。人工焊接一般先对两个管桩连接处进行对称点焊,然后满焊,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层数一般在两层以上,待焊缝自然冷却后继续进行沉桩,因此单个接头施工耗时较长;并且人工焊接作业受外界因素影响显著,如施焊人员技能水平、天气环境、焊条质量等因素,因此接桩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了解决人工焊接质量差、耗时长、易受外界干扰等问题,各类机械连接应运而生。机械连接主要包括啮合式机械连接和抱箍式连接等连接形式,现有的管桩机械连接普遍存在构造复杂、加工困难、现场安装不便、综合成本较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管桩连接装置,以解决如何快速可靠地连接两个管桩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管桩组件,包括:第一管桩;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开设第一盲孔的第一本体和从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面突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本体的与所述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桩固定连接;第二管桩;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开设第二盲孔的第二本体和从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突出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桩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盲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二凸起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盲孔;第一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第二紧固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一连接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板体和从所述第一板体的端面突出的所述第一凸起;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以形成第一盲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套筒在与所述第一端板的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一板体组成所述第一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板体和从所述第二板体的端面突出的所述第二凸起;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以形成第二盲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套筒在与所述第二板的端面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二板体组成所述第二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体内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所述第一凸起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和所述第一凸起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内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盲孔连通;所述第一凸起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套筒的内螺纹孔和所述第一凸起的内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套筒和所述第一凸起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用电极的离子交换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 下一篇:不干胶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