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大变形隧道可伸缩式注浆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7378.3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6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帅;吴忠仕;翟世鸿;江鸿;唐湘隆;袁远;何志军;刘鑫;周勇;幸原野;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艺玮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变形 隧道 伸缩 式注浆锚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大变形隧道可伸缩式注浆锚杆,其用于对围岩形成永久锚固结构,所述注浆锚杆包括一套筒,其内中空,且所述套筒嵌入所述围岩内形成支撑锚固体;一杆体,其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同轴心设置中空的注浆孔,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套筒内,且在所述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周向设置若干第一溢浆孔;若干弹性压缩装置,其周向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贴合所述杆体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其中,当围岩对所述套筒的周向侧壁产生压力、所述套筒侧壁向内挤压发生形变时,压力作用于弹性压缩装置上,所述弹性伸缩装置产生弹性形变,并对围岩产生周向的预紧力。可广泛应用于锚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大变形隧道可伸缩式注浆锚杆。
背景技术
在高应力软岩隧道施工中,隧道大变形问题通常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由大变形造成的拱架扭曲、初支侵限净空、锚杆被拉断等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由隧道持续大变形演化所导致的塌方关门事故也常见报道。鉴于以上问题,针对大变形隧道,目前常采取以下两类方法进行施工,即强支硬顶刚性支护及抗放结合柔性支护。
采用纯刚性支护,其结构刚度大,部分条件下可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但纯刚性支护其结构往往较为笨重,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支护成本高。采用柔性抗放结合支护方式,目前研究成果较多,如可伸缩式拱架、可伸缩式锚杆等,但受限于可伸缩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麻烦等原因,其在现场应用较少。其不少专利,如CN 201618923.1,虽然能实现主动让压、但无法实现主动支护;专利CN201666188.9,在实现结构可伸缩情况下,也起到了一定主动支护加强作用,但由于采用端锚方式进行施工,其仅适用于煤矿巷道等一些非永久性结构上,无法在隧道等永久性支护结构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隧道类永久性支护结构,设计一种既可让压、又可主动支护,同时兼顾抗放结合的作用,做到软弱围岩条件下主动支护围岩,且围岩变形越大,锚杆所提供支护阻力越强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适应隧道围岩变形、可注浆补强的自适应大变形隧道可伸缩式注浆锚杆。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大变形隧道可伸缩式注浆锚杆,其用于对围岩形成永久锚固结构,所述注浆锚杆包括,
一套筒,其内中空,且所述套筒嵌入所述围岩内形成支撑锚固体;
一杆体,其沿所述套筒的长度方向同轴心设置中空的注浆孔,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套筒内,且在所述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周向设置若干第一溢浆孔;
若干弹性压缩装置,其周向设置在所述套筒内,并贴合所述杆体的外侧壁以及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设置;
其中,当围岩对所述套筒的周向侧壁产生压力、所述套筒侧壁向内挤压发生形变时,压力作用于弹性压缩装置上,所述弹性压缩装置产生弹性形变,并对围岩产生周向的预紧力。
优选地,所述套筒为圆筒状,所述杆体为圆杆状,二者同轴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一圈干涉部,所述干涉部位于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套筒内的一端的节段上,所述干涉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的中空的内部直径;
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套筒的一端的纵向截面为T型,且T型翼缘靠近所述套筒伸入端的一侧,与所述干涉部形成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内安设所述弹性压缩装置。
优选地,所述弹性压缩装置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杆体伸入所述套筒内部,与所述套筒筒深底部之间形成预留空间,所述第一溢浆孔连通所述预留空间。
优选地,所述杆体远离伸入所述套筒的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形成连接节段,该连接节段的外壁外螺纹,并通过螺帽进行固定螺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7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