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前车体的传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7887.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5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杨涛;段文立;石荡赫;方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5/04;B62D25/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车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前车体的传力结构,包括前纵梁、前舱侧边梁和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通过短梁与所述前舱侧边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与横梁连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有地板上纵梁、地板下纵梁和门槛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中通道梁,本传力结构在适应燃油、纯电和增程的不同动力类型的同时,能够通过前横梁将碰撞力传递给前横梁,并且有效传递至地板上纵梁、地板下纵梁、门槛梁和中通道梁,在前横梁前端能够将力传递给前舱侧边梁,使得只需开发一款前车体传力结构就能满足三种动力类型汽车结构,提高了前车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辆前车体的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前车体正碰传力结构一般由前纵梁、前舱侧边梁、前围板加强横梁、A柱、地板下纵梁等焊接而成。
目前已知车型的前车体结构,对于燃油、纯电和增程等不同动力类型,前车体结构是不一样的,不能一套结构同时满足燃油、纯电和增程的布置需求以及相应动力布置下的C-NCAP的正面碰撞性能要求,无法实现平台化车型开发,需要单独开发,降低了前车体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前车体传力结构的成本。
当前来说,对燃油动力车型来讲,主要传力路径有以下几条:
1.前纵梁-前纵梁与前舱侧边梁的连接短梁-前舱侧边梁-A柱;
2.前纵梁-前围板加强横梁-中通道上加强件;
3.前纵梁-前地板上纵梁-地板上纵梁与门槛连接件-门槛梁;
对增程动力车型来讲,主要传力路径有以下几条:
1.前舱侧边梁-A柱;
2.前纵梁-前纵梁根部连接件-立柱;
3-前纵梁-前纵梁根部连接件-门槛梁;
4.前纵梁-前纵梁根部连接件-前围板加强横梁-中通道上加强件;
对纯电动力车型来讲,主要传力路径有以下几条:
1.前舱侧边梁-A柱;
2.前纵梁-前纵梁根部连接件-门槛梁;
3.前纵梁-前纵梁根部连接件-前围板下加强横梁;
上述不同类动力类型的前车体结构不同,传力结构也不同,并且没有一套结构能够同时满足燃油、纯电和增程动力类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于燃油、纯电和增程的不同动力类型的前车体传力结构,没有一套结构能够同时满足燃油、纯电和增程的传力结构,使得各个结构需要单独开发,降低了前车体的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前车体的传力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辆前车体的传力结构,包括前纵梁、前舱侧边梁和横梁,所述前纵梁的前端通过短梁与所述前舱侧边梁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与横梁连接,所述前纵梁的后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有地板上纵梁、地板下纵梁和门槛梁,所述横梁的中部设置有中通道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前舱侧边梁的另一端连接有A柱,所述A柱与横梁的端部连接,所述A柱与所述门槛梁连接,使得前舱受到的碰撞力能够传递至A柱和横梁,能够有效的传递力,减少前舱受碰撞后的前围板的侵入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通道梁上侧设置有上加强件,所述中通道梁下侧设置有下加强件,使得增加了中通道梁结构的稳定性,前纵梁将碰撞力传递至横梁,横梁将力传递至中通道梁,由于设置了上下加强件,使得增加了中通道梁的承受能力,减少了前舱受碰撞后的前围板的侵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7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储存结构和空气储存设备
- 下一篇:一种鸡蛋豆腐装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