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石围堰的防渗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8177.5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彬;张晓昕;胡明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石 围堰 防渗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石围堰的防渗连接结构,包括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围堰石渣以及凸出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与防渗墙交界的连接面的接头;接头沿连接面向下延伸设置;接头朝向防渗墙的一侧设有沿接头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防渗墙的一端嵌入凹槽中且紧密结合;围堰石渣填筑在接口和防渗墙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应对土石围堰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相交处的渗水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导流工程中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与土石围堰相交时,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
背景技术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是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围堰中应用广泛的防渗结构型式,对于分期导流方案或明渠导流方案,土石围堰需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形成组合防渗结构型式,土石围堰采用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相交处的搭接成功与否,是保证整个防渗体系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防渗效果的土石围堰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土石围堰的防渗连接结构,包括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围堰石渣以及凸出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与防渗墙交界的连接面的接头;接头沿连接面向下延伸设置;接头朝向防渗墙的一侧设有沿接头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防渗墙的一端嵌入凹槽中且紧密结合;围堰石渣填筑在接头和防渗墙的两侧。
进一步的,连接面为一垂直面,接头处于连接面中部且竖直设置;防渗墙沿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凹槽截面呈底部为半圆的U型槽。
进一步的,凹槽的开口处宽度大于防渗墙的厚度。
进一步的,凹槽的剩余空间内填充有泡沫填充剂。
进一步的,连接结构整体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规避土石围堰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由于搭接不密实引起的渗水问题,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性混凝土防渗墙3、围堰石渣4以及接头2。其中,接头2整体凸出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1与防渗墙3交界的连接面 6,其与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1同步施工、同步上升。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面6为一垂直面,接头处于该连接面6的中心线位置且沿高度竖直设置。接头2朝向防渗墙3的一侧的中部设有沿接头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7,防渗墙3 的一端嵌入凹槽7中。特别的,凹槽7横截面呈底部为半圆、槽口宽度略大于防渗墙厚度的U型槽,这种形状有利于凹槽7与防渗墙3端部的紧密结合。为防止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接头凹槽7中嵌入块石等,在凹槽的剩余空间内充填泡沫填充剂5。
防渗墙3和接头2的内外两侧填筑有围堰石渣4,用于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特别的,防渗墙3沿纵向混凝土围堰或明渠混凝土导墙1的轴线方向延伸,且与接头凹槽7位于同一轴线上,整个防渗连接结构对称设置。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8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