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29392.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A61M25/09;A61M25/00;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中长 中心 静脉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包括针头和导管,针头后端连接有导丝,针头及导丝上活动套设有软质的端头,端头后端固定连接有导丝网,导管活动套设在端头外。本实用新型将进针与送管结合在一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简化了操作,提高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导管属于血管内管的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以评估循环生理中央静脉导管参数以及估计体液多寡;用于大量而快速的静脉输液,常出现在失血量可能较大的手术,或者是急救时维持血压;也是长期肠外营养,长期抗生素注射,长期止痛药注射的给予途径;而对于周边静脉(小静脉)较具刺激性的药物,可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入;作为血液透析的管道,如血浆置换或洗肾;进行肿瘤的化疗,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防止药液外渗;作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为重症患者建立输液通路。
目前的中心静脉导管为一套由多种组件配合使用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进针穿刺,然后退出穿刺针后扩张再送管,步骤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良的中长中心静脉导管,包括针头和导管,针头后端连接有导丝,针头及导丝上活动套设有软质的端头,端头后端固定连接有导丝网,导管活动套设在端头外。
进一步地,针头前端为圆锥形且针头前部设置有用于扩张皮肤的刀片。
进一步地,刀片共有三个,均匀分布在针头的前部的外周。
进一步地,刀片沿垂直于针头的前部侧壁的方向设置且刀刃的高度从前到后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导丝网由细导丝构成网格状,其前端延伸至端头内部且与端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导管尾端有开口,导丝和导丝网均从所述开口中穿出。
进一步地,端头能够将针头及刀片完全包裹在内,端头的顶端为弧形面。
进一步地,端头的材质为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弹性的软质材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医护人员捏住导管外侧,将针头穿刺入皮肤,抽拉导丝将针头退出,直至针头完全被端头包裹,再将导管缓慢送入,此时端头及包裹其中的针头与导管一同被送入血管,导丝及导丝网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为中长管,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机械性损伤引起静脉炎;
2、本实用新型具有扩皮的效果,通过刀片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皮肤的宽度可根据送入的深度进行微调;
3、本实用新型导丝网的设置能够防止端头与导管脱离,通过分别抽拉导丝和导丝网调整端头与针头的相对位置,通过同时抽拉导丝和导丝网将导丝与针头以及导丝网与端头一同抽出;
4、本实用新型的端头能够将针头及刀片完全包裹在内,防止在送管的过程中,端头及其中包裹的针头及刀片对血管等组织造成机械损伤;
5、本实用新型集导管、穿刺针和扩皮器的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从而减少了医护人员反复进针退针过程中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刺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管时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29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加导线肩架安装固定设备
- 下一篇:便携智能型二次电缆对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