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轮毂轴承单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2855.5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超;黄德杰;汪峰;姜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轮毂 轴承 单元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轮毂轴承单元系统,主要包括车轮、减震器、制动盘、轮毂轴承单元、驱动轴、转向节、拉杆和下臂,车轮与制动盘均通过螺栓与轮毂轴承单元锁紧连接,轮毂轴承单元通过螺栓与转向节锁紧连接,轮毂轴承单元通过中心螺母与驱动轴锁紧连接,转向节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减震器,转向节通过螺栓与拉杆锁紧连接,转向节通过螺栓与下臂锁紧连接,从而构成了车轮总成。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多个传感器的集成,满足了对车辆轮端的速度、加速度、温度、载荷、刚度等的全方位监控,从而识别车辆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车辆做出安全预警、状态监测与底盘的动力状态优化等控制,使得车辆的安全性更高,操控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轴承单元结构,尤其是一种智能型轮毂轴承单元系统。
背景技术
轮毂轴承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载重量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这就要求它不仅能承受轴向载荷还要承受径向载荷。现有的轮毂轴承无法智能得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无法对车辆做出安全预警和状态监测,存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监控、可预紧的智能型轮毂轴承单元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智能型轮毂轴承单元系统,主要包括车轮、减震器、制动盘、轮毂轴承单元、驱动轴、转向节、拉杆和下臂,车轮与制动盘均通过螺栓与轮毂轴承单元锁紧连接,轮毂轴承单元通过螺栓与转向节锁紧连接,轮毂轴承单元通过中心螺母与驱动轴锁紧连接,转向节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减震器,转向节通过螺栓与拉杆锁紧连接,转向节通过螺栓与下臂锁紧连接,从而构成了车轮总成,减震器、拉杆和下臂均与车辆底盘相连接,轮毂轴承单元包括外圈与法兰盘,外圈与转向节连接于车辆底盘,法兰盘与制动盘、车轮连接。所述外圈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外圈的上方位,靠近于车辆的底盘端,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包括振动加速度传感器A、振动加速度传感器B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C,振动加速度传感器C位于外圈的下方位,靠近于车辆的底面端,振动加速度传感器A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B分别位于外圈靠近车身前段的前方位和靠近车身后端的后方位。
所述法兰盘上设有载荷传感器,载荷传感器包括载荷传感器A、载荷传感器B、载荷传感器C和载荷传感器D,载荷传感器A、载荷传感器B、载荷传感器C和载荷传感器D均匀布置于每两个螺栓孔之间。
所述转向节上设有位移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多个传感器的集成,满足了对车辆轮端的速度、加速度、温度、载荷、刚度等的全方位监控,从而识别车辆的运行状态,实现对车辆做出安全预警、状态监测与底盘的动力状态优化等控制,使得车辆的安全性更高,操控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温度传感器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装配示意图;
图4是载荷传感器装配示意图;
图5是外圈集成传感器位置图;
图6是法兰盘上传感器布置图;
图7是位移传感器布置图;
图8是4个载荷传感器的载荷与应变的标定曲线图;
图9是载荷传感器标定示意图;
图10是电阻式应变传感器标定方法安装示意图;
图11是直线撞击示意图;
图12是侧向撞击示意图;
图13是车辆在不同路面行驶示意图;
图14是车辆在不同路面像是载荷波形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精工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28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