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板材生产用板材废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3760.5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时建锋;冯干;张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加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16;B27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906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板材 生产 废料 收集 装置 | ||
一种纤维板材生产用板材废料收集装置,包括:装置支架、送料滑道、接料滑道;纤维料在送料履带上流向接料履带,运动过程中经过金属探测器,当板料中含有金属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收缩,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第一辊架向送料横梁下部移动,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辊架向接料横梁下部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轮辊挤压送料履带,由于送料履带长度一定,受压力下,伸缩架支撑第一缓冲辊位置发生收缩,同理,伸缩架支撑第二缓冲辊位置也发生收缩,第一缓冲辊与第二缓冲辊之间距离增加,与此同时,控制器控制液压推杆伸长,将板料推入至第一缓冲辊与第二缓冲辊之间的间隙中,板料经两者间隙落入至收集斗中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板材生产用板材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板又名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或其他植物素纤维为原料,施加脲醛树脂或其他适用的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制造过程中可以施加胶粘剂和(或) 添加剂。纤维板具有材质均匀、纵横强度差小、不易开裂等优点,用途广泛。制造1立方米纤维板约需2.5~3立方米的木材,可代替3立方米锯材或5立方米原木。发展纤维板生产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纤维板生产过程中,将蒸煮后的纤维料放置在板料输送带上,纤维料在板料输送带上移动时,利用压辊对纤维料进行挤压成型,形成板状结构,然而现有生产过程中,纤维料由板料破碎得到,有些板材上会装订有钉子等金属物,这些金属物在板材破碎时不能被很好的去除,因而混合在纤维料中,随纤维料进入压板机中,这些含有金属的纤维料会严重影响板料成型的质量,且金属物在板材成型过程中会损伤压辊,造成压辊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是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板材生产用板材废料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纤维板材生产用板材废料收集装置,包括:
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上设有底部横梁,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部固定有送料横梁与接料横梁,所述送料横梁与接料横梁间预留间隙,间隙下方设有收集斗,所述送料横梁正下方的底部横梁上设有第一副辊,所述接料横梁正下方的底部横梁上设有第二副辊;
送料滑道,所述送料滑道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送料滑道位于送料横梁与底部横梁之间,所述送料滑道上滑动安装有第一辊架,所述第一辊架侧部与送料滑道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推动第一辊架沿送料滑道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辊架靠近接料横梁一端安装有第一轮辊;
接料滑道,所述接料滑道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接料滑道位于接料横梁与底部横梁之间,所述接料滑道与送料滑道同轴线设置,所述接料滑道上滑动安装有第二辊架,所述第二辊架侧部与接料滑道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二辊架沿接料滑道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辊架靠近送料横梁一端安装有第二轮辊;
所述送料横梁、接料横梁上分别安装有驱动辊,所述送料横梁与接料横梁相靠近一端分别安装有伸缩架,所述送料横梁一侧的伸缩架上安装有第一缓冲辊,所述接料横梁一侧的伸缩架上安装有第二缓冲辊,所述送料横梁上的驱动辊、第一缓冲辊、第一轮辊、第一副辊上安装有送料履带,所述接料横梁上的驱动辊、第二缓冲辊、第二轮辊、第二副辊上安装有接料履带,所述送料横梁上设有检测龙门架,所述检测龙门架上设有金属探测器,所述底部横梁上设有碎料架,所述碎料架位于送料横梁与接料横梁之间,所述碎料架上设有液压推杆,所述金属探测器连接有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控制器输出端分别连接液压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架包括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内部滑动安装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由伸缩套筒前端伸出,所述顶杆另一端固定有顶块,所述顶块与伸缩套筒尾端间设有挤压弹簧,所述伸缩套筒前端内环侧设有限位环块。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横梁上的第一副辊与第二副辊之间最小间距大于收集斗上端口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加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加和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37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