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在线反应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6456.6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来波;金少锋;蔡非;牟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鼎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微生物 在线 反应 | ||
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在线反应站,包括外箱体、微生物培养单元、酸碱系统、温控系统、培养基单元、进水消毒系统和控制柜,微生物培养单元、酸碱系统、温控系统、培养基单元、进水消毒系统和控制柜均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微生物培养单元的内部均设置有pH计和温度计,pH计和酸碱系统通信连接;在河道、湖泊等水体现场自动连续培养微生物,并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对水体污染起到高效的处理效果,可现场连续生产并向水体中投加微生物菌种,能够综合利用菌体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省去了运输成本,经济环保、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强度高度足够大、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在线反应站。
背景技术
在多种生物的共同作用下,水体能够维持一定规模的物质和能量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地表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诸如富营养化严重、散发恶臭等,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利用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发展,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湖泊、河流和海洋,增加了水体的营养物质负荷量,污染失衡现象时有发生,水污染危害逐年加剧,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不同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不同的,针对氨氮、有机物的去除、油污、黑臭等不同现象可培养专性环境友好型微生物菌种,从自然环境中分离、驯化出来的菌种降解这些污染因子,但是微生物菌种生产后运输和投加成本很高,这是目前面临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在线反应站的技术方案,在河道、湖泊等水体现场自动连续培养微生物,并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对水体污染起到高效的处理效果,可现场连续生产并向水体中投加微生物菌种,能够综合利用菌体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省去了运输成本,经济环保、外形美观、占地面积小、强度高度足够大、安装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微生物在线反应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微生物培养单元、酸碱系统、温控系统、培养基单元、进水消毒系统和控制柜,微生物培养单元、酸碱系统、温控系统、培养基单元、进水消毒系统和控制柜均设置在外箱体的内部,微生物培养单元设置有多个,微生物培养单元的进水口与进水消毒系统连通,培养基单元与微生物培养单元上的加培养基口连接,微生物培养单元的内部均设置有pH计和温度计,pH计和酸碱系统通信连接,温度计和温控系统通信连接;微生物培养单元为本反应站的核心部件,进水泵就近从河道、湖泊取水补充至进水消毒系统中,解决了微生物现场培养水源问题,经过进水消毒系统消毒后的水用来配置培养基及微生物培养,培养基单元向微生物培养单元内供给培养基,保证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温度计对微生物培养单元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由温控系统进行降温,当温度过低时,由温控系统进行升温,确保微生物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pH计对微生物培养单元内的酸碱度进行检测,可通过酸碱系统随时调节微生物培养单元的pH,控制柜能够实现手机移动端查看及控制,微生物培养单元中培养的微生物能够从出水口流入河道湖泊中。
进一步,外箱体包括槽钢底座和侧板,外箱体的侧面和顶面由侧板连接而成,槽钢底座安装在侧板的底部,侧板采用曲面板;槽钢底座提供足够的支撑,使设备在安装场地受力均匀,在等强度下曲面板的板厚少,能够使设备质量减轻。
进一步,形成外箱体顶边的侧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角件;角件提供足够的吊装强度,且方便吊装。
进一步,形成外箱体侧边的侧板上设置有双开门;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方便微生物培养单元的进出。
进一步,微生物培养单元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光源;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光源。
进一步,培养基单元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促进培养基充分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鼎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鼎胜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6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