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6947.0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叶云毅;朱磊;饶辉;孟蝶;廖刚;江万红;卢野;王育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01B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轨道 结构 盾构 管片 连接 组件 | ||
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以有效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之间的连接,减少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接触面的离缝病害。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包括浇筑在盾构管片上的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轨道结构底面下方的盾构管片的安装室内,在其环缝螺栓上固定安装环形头套筒,且在环形头套筒的上端安装连接构件,环形头套筒和连接构件凝结在轨道结构的混凝土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盾构法隧道施工被广泛采用,其优点在于开挖和衬砌施工安全,掘进速度快,可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施工劳动强度低等。盾构隧道施工完成后,再采用现浇或预制等方式在管片上施作轨道结构。
在运营过程中,盾构隧道在水、土压力与线路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作用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由于现有的盾构隧道管片与轨道结构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措施,二者变形的不协调易引发其接触面边缘产生离缝病害,并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发展加剧,可引起轨道结构底部翻浆冒泥,脱空等病害,恶化运营环境,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以有效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之间的连接,减少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接触面的离缝病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包括浇筑在盾构管片上的轨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轨道结构底面下方的盾构管片的安装室内,在其环缝螺栓上固定安装环形头套筒,且在环形头套筒的上端安装连接构件,环形头套筒和连接构件凝结在轨道结构的混凝土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之间的连接,减少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接触面的离缝病害,降低轨道结构底部翻浆冒泥、脱空等风险;结构实施简单,成本低廉,对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案,生产、施工影响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四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中环形头套筒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中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示中结构和对应的标记:环形头套筒1、端头圆环11、螺纹套筒12、连接构件2、上部弯勾段21、下部直柄段22、盾构管片3、环缝螺栓4、安装室5、螺母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连接的组件,包括浇筑在盾构管片3上的轨道结构,所述轨道结构底面以下的盾构管片3的安装室5内,在其环缝螺栓4上固定安装环形头套筒1,且在环形头套筒1的上端安装连接构件2。环形头套筒1和连接构件2凝结在轨道结构的混凝土内,即在完成盾构管片3的拼装之后,在轨道结构施工之前安装环形头套筒1和连接构件2,并将其浇筑至轨道结构中,能够有效加强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之间的连接,减少轨道结构与盾构管片接触面的离缝病害,降低轨道结构底部翻浆冒泥、脱空等风险。
参照图3,所述环形头套筒1由连接为一体的端头圆环11和螺纹套筒12构成,端头圆环11套装在环缝螺栓4的端部且与安装室5的端面紧贴,由螺母6锁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6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