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7143.2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5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鑫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65;H05F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 代理人: | 勾昌羽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电力设备 复合材料 无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包括移动座,移动刹车轮,滑槽,滑孔,U型座,可调节静电导引杆结构,可旋转遮挡罩结构,可滑动检测座结构,深沟球轴承,螺纹管,滑动座,第一伺服电机,震荡信号分析显示屏,第二伺服电机,旋转盘和芯棒,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本实用新型固定板,转动杆,遮挡罩,移动座和U型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灰尘落在设备的表面的影响检测效果,增加防尘遮挡功能;伸缩杆,导送链,旋转座和接触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接触杆接触旋转盘,进行静电消除工作,防止在工的过程中产生静电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一个由上万个元器件通过复杂联系构成的系统。如果任一个部件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复合材料导线芯棒是用于电力传输领域的高压导线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取代钢芯铝绞线中的金属钢芯,利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材质的碳纤维导线芯棒,其自身的强度刚度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强,可有效减少远距离杆塔间高压输电线路的弧垂变形,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线芯棒也成为高压输电和远距离输电领域的新型高科技产品,可有效替代金属芯所带来的诸多质量和寿命问题,复合芯棒的表面和内部损伤,这种损伤有可能是产品制备过程中产生,也有可能是架线过程中施工工序的不完善造成,如果缺陷损伤不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必然对输电线路的稳定使用带来隐患,因此需要使用到检测装置。
但是现有的电力检测设备还存在着在工作中落上灰尘容易影响检测结果,不方便消除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以及工作中不方便移动检测设备的问题。
因此,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力检测设备存在着在工作中落上灰尘容易影响检测结果,不方便消除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以及工作中不方便移动检测设备的问题。一种用于检测电力设备复合材料无损的装置,包括移动座,移动刹车轮,滑槽,滑孔,U型座,可调节静电导引杆结构,可旋转遮挡罩结构,可滑动检测座结构,深沟球轴承,螺纹管,滑动座,第一伺服电机,震荡信号分析显示屏,第二伺服电机,旋转盘和芯棒,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滑槽开设在移动座的上端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滑孔分别开设在移动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滑孔还开设在移动座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左侧;所述的U型座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静电导引杆结构安装在移动座的正表面左侧;所述的可旋转遮挡罩结构安装在移动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滑动检测座结构安装在滑槽的内部底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U型座上下两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分别贯穿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螺纹管还贯穿滑动座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伺服电机螺栓连接在U型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管的上端键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震荡信号分析显示屏螺钉连接在U型座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伺服电机螺栓连接在滑动座的正表面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盘螺栓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芯棒分别螺栓连接在旋转盘的外壁;所述的可调节静电导引杆结构包括固定管,伸缩杆,第一翼形螺栓,导送链,旋转座和接触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贯穿固定管;所述的第一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链的上端螺栓连接在伸缩杆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座的下端螺栓连接在伸缩杆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接触杆的左侧焊接在旋转座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遮挡罩结构包括固定板,凹槽,转动杆,遮挡罩和U型杆,所述的凹槽开设在固定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的右侧轴接在凹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的左侧螺栓连接在遮挡罩的右侧上部;所述的U型杆螺栓连接在遮挡罩的上端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鑫,未经刘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7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