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7657.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娟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絮凝室、沉淀室和过滤室,所述絮凝室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处贯穿有从动轴,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和从动轴的底端均设有丝带,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区和积泥区,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过滤室顶部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设有活性炭滤筒。本实用新型将废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增加沉淀流程的长度和沉淀时间,保证絮凝产生的矾花沉淀完全;可以过滤剩余杂质、吸附异味,对废水处理更完全,避免异味残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用水是由一个工厂、车间或工段的给水、排水系统组成一个闭路循环的用水系统,会将系统内产生的废水,经适当处理后重复使用,不补充或少量补充新鲜水,而不排放或少排放废水的用水方式。
现有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在废水进行絮凝时让其自然絮凝,絮凝时间长且絮凝效果不够好;现有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的沉淀室流程较短、沉淀时间不够,部分絮凝物还未沉淀完全即随废水流入下一处理室,导致沉淀效果不好;现有的废水循环利用装置无法对废水的异味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源仍含有异味,循环效果不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循环利用装置,包括絮凝室、沉淀室和过滤室,所述絮凝室顶部一侧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中心处焊接有从动轴,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和从动轴均伸入絮凝室内部,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和从动轴的底端均系有丝带,所述絮凝室通过连通管和沉淀室连通,所述沉淀室包括沉淀区和积泥区,所述沉淀区的顶部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沉淀室通过连通管和过滤室连通,所述过滤室顶部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过滤室内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底端焊接有活性炭滤筒。
优选的,所述絮凝室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絮凝室另一侧的顶部连通有加药管。
优选的,所述絮凝室和沉淀室之间的连通管一端和絮凝室一侧的底部连通,且其另一端和沉淀室一侧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沉淀室和过滤室之间的连通管一端和沉淀室一侧的底部连通,且其另一端和过滤室一侧的顶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板设有若干个,所述隔板在沉淀区的顶部均匀分布,所述通孔设有若干个,所述通孔在隔板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积泥区的底部侧面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
优选的,所述过滤室侧面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另一端连通有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带动其底部的丝带旋转,第一旋转电机再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从动轴反转,从动轴带动其底部的丝带反转,两个丝带以相反的方向转动,将废水和絮凝剂充分混合,且丝带柔软不会将絮凝产生的矾花搅碎,絮凝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沉淀区加长,再利用多个隔板减缓废水在沉淀区的行进速度,增加沉淀流程的长度和沉淀时间,保证絮凝产生的矾花全部沉淀完全,避免其流向下移处理室,沉淀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娟,未经孙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7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部件电泳前处理的热水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铝复合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