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8192.8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燕玲;林曹平;阮立荣;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H01M6/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毛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 卷绕 式差厚 锂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包括:金属壳体、卷绕品以及封口体,该卷绕品由内向外依次叠加设置有正极片、第一隔膜层、负极片以及第二隔膜层,其中,在负极片上设置有一层加厚层,且该加厚层穿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熔断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通过在负极片上设置加厚层,阻断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贴合,从而减缓负极片在熔断区域内的化学反应,防止负极片发生熔断现象,进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电池,特别是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主要用于收音机、烟雾检测器、水表、电表和工业配套相关的电子仪器仪表上。
金属锂锰电池主要由金属壳体、卷绕品、封口体组成。卷绕品从内到外依次为正极片、第一隔膜层、负极金属锂片和第二隔膜层,将四者卷绕起来,用胶带绑好,防止松散,从负极片上引出负极极耳,与钢壳底部连接,从正极片上引出正极极耳与正极端子连接。卷绕品负极片最外端超过正极片最外端并将其覆盖。
电池放电时,负极锂失去电子发生阳极溶解,负极金属锂片同时起到电子传输作用,锂离子Li+进入溶液,正极中Mn02在得到电子还原成三价锰的同时,锂离子Li+进入Mn02晶格形成了MnOOLi。
但是,在临床实验过程中,卷绕式锂锰电池普遍存在熔断问题,就是电池在中小电流放电过程,电压呈断崖式下降,停止放电。这是由于正极片切口部位与负极片紧密贴附,使这一部位(熔断点)的反应比表面积增大,化学反应比其它位置剧烈,负极金属锂片溶解,负极极耳与负极金属锂片断开,导致电子无法传导。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锂电池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减缓负极片在熔断区域处的化学反应,防止负极片发生熔断现象,延长使用寿命的锂电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减缓负极片在熔断区域处的化学反应,防止负极片发生熔断现象,延长使用寿命的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包括:金属壳体、卷绕品以及封口体,该卷绕品由内向外依次叠加设置有正极片、第一隔膜层、负极片以及第二隔膜层,其中,在负极片上设置有一层加厚层,且该加厚层穿过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熔断区域。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该加厚层靠近于第二隔膜层所在的一侧,其中,该加厚层与负极片一体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正极片上设置有切口端面,且该切口端面与负极片之间的空间为熔断区域,其中,该加厚层位于切口端面与负极片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以切口端面在负极片上的投影为该加厚层的始点,并向两侧延伸形成该加厚层的终点,分别为第一终点和第二终点,其中,第一终点与第二终点之间的距离为该加厚层的总长度。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该总长度为20mm。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第一终点与始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终点与始点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第二终点终止于负极片的负极极耳上。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第一终点与始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m。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该加厚层的宽度为5mm,且该加厚层的厚度为0.02-0.05mm。
在上述的一种防熔断卷绕式差厚锂电池中,负极片上的负极极耳在第二隔膜层上的投影与加厚层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8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