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9025.5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7/00 | 分类号: | A01G27/00;E03F5/10;E03B3/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博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10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区 灌溉 造林 集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业灌溉设备的改进与设计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包括集水伞、储渗水管、防尘盖和加固钉,集水伞呈倒伞形,伞面上设有豁口,集水伞与储渗水管顶端相连接;储渗水管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去尖锥体状,包括由管端、主体及管底,在管端周壁同一水平位置至少设有四个连接孔,并且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呈90°夹角;储渗水管主体上部区域设有若干溢水孔,下部则为环形密封区域,管底为盲端;储渗水管管底与加固钉连接;防尘盖上部中心处设有进水孔,边缘也设有进水孔,在防尘盖外圆周上还设有与连接孔相适应的外凸柱,防尘盖外径小于储渗水管直径。本装置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业灌溉设备的改进与设计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
背景技术
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林业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五大功能,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近期内我国每年将完成新造林600万公顷,通过植树造林实施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国家木材和粮油安全战略、固碳减排战略、增绿惠民战略和繁荣生态文化战略五大战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是国家战略和公民义务与工作范畴,每年将完成林木造林(栽植)900亿株以上。中国约三分之一的区域属于湿润地区、三分之一的区域属于半湿润地区、三分之一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除湿润地区外,其他地区林业基本上都需要灌溉来保障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直接关系到林木的生存和生长和发育,表明需要灌溉的林业占中国林业的约三分之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林业节水灌溉已突显出在林业、生态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和保障造林成效的重要措施,同时是林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干旱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水资源匮乏,传统常规的造林技术一直以来没有彻底解决或很难解决干旱区造林用水量大的问题,使干旱区植被恢复重建的成本居高不下。在苗木定植初期由于根系较浅、抗旱能力较弱,造林前期供水量充足,后期一旦出现缺乏水分及时补充就会造成林木的死亡。目前,国内部分学者采用大坑蓄水造林或造林坑内添加保水剂等手段来实现在干旱区无灌溉造林,但是该种方法在造林初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随着时间推移和干旱区土壤质地松散,导致造林坑内保水剂失效以及储水坑塌陷,不能长时间维持蓄水功能,因此出现林木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水分匮乏甚至死亡现象;(2)以上几种方法实际操作中无法避免林木定植后周边杂草的生长,在本来水资源匮乏的区域内,造林后林木周边杂草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水分的消耗,进而减少了林木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给;(3)在造林地坡度≥25°时,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时,以上几种方法对自然降水储蓄能力大大降低,在偶然降水量增大时还会导致坡地水土流失更甚是导致部分林木出现倒斜现象。为此,创造了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已实现降水量在50mm至100mm自然生态条件下干旱区无灌溉造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在无灌溉条件地区有效将自然降水汇集利用,减少地表蒸发,增加土壤含水率,更有效加固坡地造林植株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干旱区无灌溉造林集水装置,包括集水伞、储渗水管、防尘盖和加固钉,集水伞呈倒伞形,伞面上设有豁口,集水伞与储渗水管顶端相连接;储渗水管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去尖锥体状,包括由管端、主体及管底,在管端周壁同一水平位置至少设有四个连接孔,并且相邻两个连接孔之间呈90°夹角;储渗水管主体上部区域设有若干溢水孔,下部则为环形密封区域,管底为盲端;储渗水管管底与加固钉连接;防尘盖上部中心处设有进水孔,边缘也设有进水孔,在防尘盖外圆周上还设有与连接孔相适应的外凸柱,防尘盖外径小于储渗水管直径。
进一步设计,豁口设置一个,并且豁口为正对树干所在位置。
进一步设计,加固钉至少设置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未经新疆林科院造林治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9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