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39142.1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祥;林太伟;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祥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F2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科 器械 消毒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外壳、门体、控制器、清洗机构、烘干装置、排水槽和转动机构;门体铰接在所述外壳的右侧前端;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门体的前侧中心位置;清洗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所述烘干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烘干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开口处;排水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排水槽的排水管延伸出外壳的外壁前侧中心位置;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排水槽的顶端右侧。该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在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消毒时实现对器械的自动清洗及烘干,减少医护人员内的手动操作项,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高了清洗和烘干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间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现在的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组织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如: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基因技术、种植义齿等更是为病变牙齿的再生带来令人振奋的希望,但牙周病的治疗必须是一个序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制定一个详细,有效的治疗计划、医生细致精湛的治疗和病人的积极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目前在现有技术领域内,在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消毒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器械进行浸泡消毒后依次使用清水冲洗及烘干,操作项较多,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改进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对口腔科器械进行消毒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器械进行浸泡消毒后依次使用清水冲洗及烘干,操作项较多,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器械消毒清洗装置,包括:
外壳;
门体,铰接在所述外壳的右侧前端;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门体的前侧中心位置;
清洗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烘干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前后两侧顶端开口处,所述烘干装置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排水槽,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排水槽的排水管延伸出外壳的外壁前侧中心位置;
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的排水槽顶端右侧。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机构外壳、丝杠、第一锥形齿轮、第一步进电机、第二锥形齿轮、丝杠螺母、限位槽和扁管;清洗机构外壳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腔顶端;丝杠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清洗机构外壳的内腔中心位置,所述轴承的内环与丝杠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清洗机构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外壁前后两侧为正反螺纹;第一锥形齿轮键连接在所述丝杠的外壁中心位置;第一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清洗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锥形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丝杠螺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丝杠螺母分别螺接在丝杠的外壁前后两侧;限位槽沿前后方向开设在所述清洗机构外壳的内腔底端中心位置,所述限位槽的底端与清洗机构外壳的下表面相贯通,所述丝杠螺母的外壁底端与限位槽的内腔适配插接并延伸出限位槽的内腔底端;所述扁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扁管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丝杠螺母的底端。
优选的,所述扁管的内腔底端从左右至右间隙设置有雾化喷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祥,未经林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391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物位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临床护理的口腔气道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