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基站地面机房的温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0809.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1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花修洋 |
地址: | 2238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基站 地面 机房 温控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基站地面机房的温控管理系统,包括散热组件、循环泵、吸热传导组件、风冷散热扇和回流管道,所述吸热传导组件和散热组件均包含贯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循环泵、吸热传导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流管道的首尾依次导通串联构成循环回路,至少一组所述吸热传导组件设置在通信机房内部,所述散热组件间距设置于通信机房的外部,所述风冷散热扇设置于散热组件与通信机房外壁体之间,且所述风冷散热扇向所述散热组件风冷散热。循环回流的冷却水对通信机房的内部进行高效降温,能够有效的保证通信机房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基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基站地面机房的温控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信基站塔的地面通信机房中,各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对通信机房的热量温控管理为采用空调系统进行温度调节,但是其功率较大,耗电量较大,特别是在除夏季以外的其它季节,采用空调温控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基站地面机房的温控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对通信机房内热量进行排出,保证机房的安全运行。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基站地面机房的温控管理系统,包括散热组件、循环泵、吸热传导组件、风冷散热扇和回流管道,所述吸热传导组件和散热组件均包含贯通的水流通道,所述循环泵、吸热传导组件、散热组件和回流管道的首尾依次导通串联构成循环回路,至少一组所述吸热传导组件设置在通信机房内部,所述散热组件间距设置于通信机房的外部,所述风冷散热扇设置于散热组件与通信机房外壁体之间,且所述风冷散热扇向所述散热组件风冷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传导组件为导热材质的封闭壳体结构,且所述吸热传导组件的进水口连通于循环泵的出水端,所述吸热传导组件的出水口连通于散热组件的进水端。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传导组件的外壁上包含有若干导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为板体状的封闭壳体结构,且所述散热组件的进水口连通于吸热传导组件的出水口,所述散热组件的出水口连通于回流管道的进水口,所述散热组件上包含有若干散热翅片,且所述散热翅片分别设置在散热组件相对于风冷散热扇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上包含有至少一个导风口,所述导风口贯通于散热组件的迎风面和背风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风板,所述压风板间隙设置在散热组件的背风面一侧;通过导风口的风冷气流经压风板在平行于散热组件的方向上平流。
进一步的,所述风冷散热扇间距设置在通信机房的外顶壁上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传导组件传导通信机房内的热量,并经冷却水流经至散热组件后,经由风冷散热扇进行风冷散热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回流,依次循环往复,循环回流的冷却水对通信机房的内部进行高效降温,能够有效的保证通信机房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机房的内部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压风板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学院,未经宿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0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地产销售用广告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专用散热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