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1493.6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7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百丽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D3/14 | 分类号: | A43D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蒋学超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通用 后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包括后跟鞋撑本体;后跟鞋撑本体包括第一侧面支撑部、第二侧面支撑部,及设于第一侧面支撑部和第二侧面支撑部之间的尾部支撑部;第一侧面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后部的一侧面的弧度相吻合,第二侧面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后部的另一侧面的弧度相吻合,尾部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尾部的弧度相吻合。本实用新型特别是对于鞋后跟较为柔软的鞋子具有明显的支撑效果,使用方便,直接将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放置于鞋子的内腔的后跟位即可,制造成本低,避免了鞋子在要经过运输、仓储,店铺展销等多个环节后出现变形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辅助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
背景技术
鞋类产品,从生产工厂通过仓储运输再到销售门店,最后到消费者手中,鞋子要经过运输、仓储,店铺展销等多个环节。特别是针对于近几年新出现的鞋后跟较为柔软的鞋子而言,如何保证经过多个环节后,鞋子后跟依旧保持刚生产下线的品质和外观形状。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鞋子的内腔中填充大量的废纸、泡棉等填充物,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一般是随意填充的,这使得鞋子有的部位填充过多或过少,导致鞋子外观拱起或凹陷,鞋面扭曲或起皱,容易引起鞋子的变形,线条美感缺失,降低鞋子市场价值。市面上也有用于鞋子的鞋撑,但这类的鞋撑不仅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使用时不方便,最重要的是只对鞋子的鞋头部分具有良好的支撑保护作用,但对鞋子的鞋后跟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包括后跟鞋撑本体;所述后跟鞋撑本体包括第一侧面支撑部、第二侧面支撑部,及设于第一侧面支撑部和第二侧面支撑部之间的尾部支撑部;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后部的一侧面的弧度相吻合,所述第二侧面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后部的另一侧面的弧度相吻合,所述尾部支撑部与鞋子的内腔尾部的弧度相吻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从下到上逐渐由宽变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中部设有内凹部,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中下部设有拱起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前侧边缘呈曲线形状;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前侧边缘的中部为内凹曲线部,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前侧边缘的中上部为外凸曲线部,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的前侧边缘的顶部呈倾斜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侧面支撑部与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沿尾部支撑部中心对称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尾部支撑部为弧形形状;所述尾部支撑部中下部的弧度大于所述尾部支撑部中上部的弧度。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和第二侧面支撑部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于所述第一侧面支撑部和第二侧面支撑部的顶部边缘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板设有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跟鞋撑本体为一体式成型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跟鞋撑本体为塑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通过后跟鞋撑本体的第一侧面支撑部、第二侧面支撑部以及尾部支撑部,能够将鞋子的内腔后部的两侧以及尾部支撑起来,特别是对于鞋后跟较为柔软的鞋子具有明显的支撑效果,使用方便,直接将包装通用后跟鞋撑结构放置于鞋子的内腔的后跟位即可,制造成本低,避免了鞋子在经过运输、仓储,店铺展销等多个环节后出现变形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百丽鞋业有限公司,未经铜仁百丽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1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定时报警药盒
- 下一篇:骨灰坛通用型内胆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