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341577.X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公人;叶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D1/00 | 分类号: | B60D1/00;B60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钩结构,能够降低在施加负荷时的变形量来防止搭载物脱落。所述牵引钩结构用于连接牵引带来牵引搭载物,所述牵引钩结构包括:带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牵引带;挂钩部,用于挂住所述搭载物;以及直行部,以直线将所述带安装部与所述挂钩部连结,所述挂钩部具有邻接所述直行部的第一凹部,且所述第一凹部为圆弧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钩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牵引钩结构能够应用于牵引装置中来连结牵引装置与搭载物,由此使搭载物能够经由牵引装置而被牵引至预定位置。举例来说,无障碍车辆能够透过车辆用牵引装置来连结轮椅,例如是通过牵引装置的安装在牵引带上的牵引钩结构来连结轮椅的底部的杆件,进而将轮椅牵引至车辆内或协助轮椅下车。
通常,为了便于进行安装与拆卸,这样的牵引钩结构呈现S型。如此,将牵引钩结构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牵引装置的牵引带上,并将另一端挂在轮椅的底部的杆件上,由此来达成连结效果,以协助轮椅的升降,并在车辆行进中固定轮椅。然而,对于这样的容易进行安装与拆卸的S型的牵引钩结构来说,当牵引装置在牵引轮椅的过程中对牵引钩结构的S型的两端施加负荷时,牵引钩结构的S型的两端因旋转力矩大而容易在早期阶段便开始变形,导致牵引钩结构上让搭载物通过的开口部变大,因此轮椅容易从变大的开口部脱落。相对于此,若S型的牵引钩结构的直径变粗来抵抗变形,则有增加牵引钩结构的重量而导致牵引装置操作不便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第2017-049611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钩结构,能够降低在施加负荷时的变形量来防止搭载物脱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钩结构,用于连接牵引带来牵引搭载物,所述牵引钩结构包括:带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牵引带;挂钩部,用于挂住所述搭载物;以及直行部,以直线将所述带安装部与所述挂钩部连结,所述挂钩部具有邻接所述直行部的第一凹部,且所述第一凹部为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还具有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邻接所述第一凹部的相反于所述直行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凹部为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还具有凸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通过所述凸部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部的圆弧长度比所述第一凹部的圆弧长度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的圆弧的圆心不同于所述第二凹部的圆弧的圆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凹部位在所述直行部的轴方向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带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凹部在负荷输入方向上彼此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直行部的轴方向平行于所述负荷输入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部位在与所述带安装部的垂直于所述负荷输入方向的垂直方向宽度重叠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挂钩部的相反于所述直行部的端部与所述带安装部之间构成开口部,所述搭载物通过所述开口部后挂在所述第一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3415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